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科
团队成员
陈伯礼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王本存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翟翌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徐信贵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程梦婧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夏引业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朱程斌
助理研究员
樊英
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
宪法学、宪法史、宪法思想史、行政法学、行政诉讼、立法学、党内法规制度等。
研究成果: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及其他课题20余项,公开出版专著和教材10多部,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权威、重要期刊和其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部分荣誉与兼职:
中国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陈伯礼)
九三学社中央法律委员会委员(陈伯礼)
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陈伯礼)
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巴渝学者青年学者、中国法学会研究会青年人才(翟翌)
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陈伯礼、徐信贵)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重庆市发展研究奖三等奖、重庆市人民建议奖二等奖(徐信贵)
重庆大学第四届“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王本存)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陈伯礼)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专家(翟翌)
重庆市委法律专家库专家、重庆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特邀委员、重庆市检察院特聘专家(徐信贵)
川渝两地行政复议专家库专家(王本存、徐信贵)
中国立法学研究会理事(徐信贵)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理事(程梦婧)
中国民族法学研究会理事(夏引业)
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促进会理事(翟翌、夏引业)
第十三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三等奖(樊英)
第十四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征文三等奖(朱程斌)
/ 校园活动
刑法学科
团队成员
牛建平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高飞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周国文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肖洪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任娇娇
讲师 硕士生导师
高颖文
助理研究员
荣休教授
陈忠林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研究方向:
法治理论、刑法基础理论与实践、外国刑法、犯罪学等。
研究成果: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公开出版专著和教材十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现代法学》等权威、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在其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
部分荣誉与兼职:
重庆市首届“十佳女律师”(高飞)
重庆仲裁委员会第三届、第四届“十佳仲裁员”(高飞)
重庆大学教学工作优秀教师(牛建平、高飞)
重庆大学本科教学网上评教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全校前50名(牛建平、高飞)
重庆大学第六届“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高飞)
/ 校园活动
民商法学科
团队成员
张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宋宗宇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袁文全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朱涛
教授 硕士生导师
王莉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刘丹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谢潇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李玲
讲师
李延思
谭津龙
讲师 硕士生导师
詹诗渊
助理研究员
刘玖林
助理研究员
黄超艺
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
民法、商法、社会保障法、公司法、建筑法、房地产法、生态环境法等
研究成果:
主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其中1项“优秀”结题)、其他省部级项目30余项,牵头起草《重庆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等地方法规。出版专著和教材40余部,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CLSCI/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近200篇,多项决策咨询成果获得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并被政府部门采纳。创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获评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教学团队、重庆市研究生导师团队。
研究机构:重庆大学地方经济立法研究所、重庆大学建筑与房地产法研究中心
部分荣誉与兼职:
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证券法研究会理事(张舫)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理事(宋宗宇)
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常务理事、重庆研究基地副主任(朱涛)
中国法学会证券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商业法研究会理事(谭津龙)
重庆市法学会副秘书长、重庆市法学会房地产法建筑法研究会会长(宋宗宇)
重庆市法学会民法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法学会破产法研究会副会长(张舫)
重庆市法学会房地产法建筑法研究会副会长(袁文全)
重庆市法学会房地产法建筑法研究会秘书长(谢潇)
重庆市人民政府立法咨询专家(张舫)
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袁文全)
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张舫、朱涛)
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朱涛)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宋宗宇)
重庆市普通高校“两课”优秀教师(宋宗宇)
重庆仲裁委员会第三届、第四届“十佳仲裁员”(宋宗宇)
重庆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张舫、宋宗宇、朱涛、王莉、刘丹)
重庆大学第三届“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刘丹)
/ 校园活动
孟夏花木盛,桃李分外香。为庆祝重庆大学法学院复建二十周年暨欢送2022届毕业研究生,法学院于2022年6月15日下午4点30分在B区篮球场举办师生毕业篮球友谊赛,张舫、陈锐、刘力强、肖洪、李延思、王江、刘勇、刘乃梁、自正法、詹诗渊等教职工以及学院研究生篮球队在校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篮球友谊赛。法学院副院长杜辉、法学院分工会主席雷安军来到现场为参加毕业篮球友谊赛的师生们加油助威。
/ 校园活动
为促进法学院学子拥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职业规划,更好地应对当前的就业环境和趋势,2022年6月7日晚七点,重庆大学法学院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顺利开展了“喜迎院庆 青春护航”研究生经验交流分享系列活动——公考、选调经验交流会,活动由法学院研究生团委学生会综合部承办。本次活动邀请到2019级法律硕士(非法学)白明杰、雷嘉琪、张宇和2019级法学硕士卢亚雄进行经验交流分享
/ 校园活动
6月17日,教育部举行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全国启动仪式。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北京会场出席仪式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授旗,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出席重庆会场活动并致辞。
/ 校园活动
2022年6月15日下午,重庆大学党委书记舒立春,重庆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树新带队赴沙坪坝区,与沙坪坝区委书记唐小平,区委副书记、区长肖庆华等区领导座谈,就深化科技创新、人才汇聚、城市提升、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校地合作开展深入交流。
/ 校园活动
实践一线育学生
精心尽力做研究
立足岗位应挑战
教书育人绽芳华
肖春华,女,中共党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学院对外合作办公室主任。承担《计算机组成原理》等9门核心课程教学,已发表二十余篇IEEE Trans/ACM Trans/CCF 高水平论文,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点教改项项目、2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作为骨干科研人员参与2项863项目,1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及1项重庆市重大教改项目。曾担任计算机学院2017级本科生物联网专业兼职辅导员。指导学生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西南赛区金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西南赛区二等奖及全国三等奖,指导重庆市优秀硕士论文1篇,指导2名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
/ 校园活动
6月8日下午,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组织来自各学院的40余名研究生,赴腾讯西南总部大厦开展线下参观交流活动。同学们通过了解腾讯工业互联网的具体应用、腾讯在企业智能化方面取得的成果等,纷纷表示科技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创新性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要努力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主动去适应市场的变化,这样才能使青年一代在今后的就业、择业中更具有竞争力。
/ 校园活动
6月9日是第十五个“国际档案日”,档案馆在学校A校区小竹林及虎溪校区一食堂门口,开展了以“档案——见证成长”为主题的毕业生档案现场咨询活动。活动现场,档案馆的老师们热情地解答毕业生关心的档案问题,并为前来咨询的学生免费发放了《重庆大学学生档案知识宣传手册》。很多同学表示,一直以来困惑自己的档案问题得到解决和落实,也了解到档案对自己人生的重要意义,明确了今后该如何更好地处置好自己的个人档案。
/ 校园活动
6月9日下午,重庆大学党外人士双月座谈会在一教205会议室召开。座谈会上,与会人员畅谈了学习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的体会感想,并就如何更好学习贯彻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助力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双一流”建设提出了意见建议。
/ 校园活动
6月7日,建筑学部2022届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答辩暨十周年回顾展启动仪式在B区第二综合楼举行。
重庆大学有关负责人,来自中建西南设计院重庆分院、重庆赛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万达投资团重庆城市公司、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的专家答辩委员和2022届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师生团队出席启动仪式。仪式由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建筑学部副主任胡学斌主持。
重庆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建筑学部副主任李英民表示,建筑学部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打破各学科专业教育间的隔阂与壁垒,创新教学理念、变革教学范式、重构基层教学组织,积极探索土建类“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了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向实践育人体系的系统性转变。十周年回顾展既是经验总结,更是继续前行的基础和动力。
重庆大学本科生院院长李正良高度评价了建筑学部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的育人成效。他表示,建筑学部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在全国高校中尚属首创,是新工科重大模式的一个特色亮点,全面培养学生“5C”核心能力(Creativity(创新能力),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能力),Communication(交流能力),Collaboration(合作能力),Continuous learning ability(可持续学习能力)),成效显著。
胡学斌在讲话中感谢中建西南院等企业长期以来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保障,感谢指导教师牢记使命、辛勤耕耘,感谢同学们不畏艰辛、积极参与,并预祝同学们毕业答辩取得优异成绩。
仪式结束后,大家参观了“我们这十年:勠力同心守育人初心,校企合作磨十年一剑”十年回顾展。
/ 校园活动
6月9日下午,学校在A区主教楼515会议室召开青年学生传承弘扬红岩精神调研座谈会。
学校党委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团委等单位负责人以及本科生、研究生学生代表等参加座谈会。会议由宣传部副部长徐方正主持。
座谈会上,学生代表们围绕红岩精神的深刻内涵结合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个人成长成才、学习实践、生活实际等进行了分享和交流,并对学校相关工作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工部部长胡学斌表示,红岩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学校一直高度重视以红岩精神为代表的红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希望青年学生在传承弘扬红岩精神的过程中做到“学”“思”“用”——“学”是首要,通过学习领会红岩精神的丰富内涵,感悟革命文化、领悟信仰力量;“思”是重点,真正从红岩精神中汲取思想的营养和奋进的力量,扛起新时代新青年的责任、使命和担当;“用”是关键,用实际行动做好红色文化的传播者、传颂者、传承者,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校园活动
“考试期间,请叫我过儿”
“emo时间到,网抑云开始”
“期末考试so easy!哪里不会考哪里”
期末的你是否会为考试担忧让大脑放松,别为复习匆忙
放下手中的书本
与朋友相约一次校园漫步
畅谈人生与理想,消解焦虑与紧张
做彼此的聆听者,一起冲刺期末周!
/ 校园风光
让运动治愈期末的紧张
奔跑、跳跃、投掷、欢呼着
面对强劲的对手全力以赴
用进球时的粲然一笑告慰近日的辛苦付出考试的压力需要释放
运动时的多巴胺缓解焦虑与紧张
请多释放一点快乐因子吧
劳逸搭配,期末不累!
/ 其它
什么时候是允许自己放纵食欲的最佳时刻?
期末!期末!期末!
毕竟“遨游”书海会消耗能量
正午傍晚,三两好友齐聚校园食堂
荤素搭配,水果拼盘共享美食“盛宴”
/ 校园活动
随着期末周的到来
图书馆又是一座难求了
教室和走廊熙熙攘攘
手指正在键盘上跳着“恰恰舞”
书本烙印笔尖对它的“誓言词”
口中背诵本学期的“学科真经”
校园里随处可见期末复习的身影
/ 其它
应重庆大学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的邀请,2021年6月15日下午,浙江大学李尔平教授团队来我院进行了学术交流。李尔平教授是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求是讲席教授、IEEE Fellow。李尔平教授也创办了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联合学院(ZJU-UIUC Institute),并担任首任院长。
/ 合作交流
2021年6月23日,重庆大学“讲红色故事,讲革命精神”巡讲(简称“两讲”)通信专场(教师专场)于重庆大学主教学楼1012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宣传部校史办主任王琰,校科协秘书长、学术道德专委会副主任刘敢新,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谭晓衡、副书记余嘉,全院教师党员以及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共6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余嘉主持,美视电影学院副院长马欣、播音系副系主任张晓玲,以及宣讲团10名播音系学生进行了宣讲。
/ 党团建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7月1日下午,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员领导干部带领40余名师生党员前往潼南区杨闇公烈士陵园以及杨尚昆故居开展“永远跟党走”学党史实地研学活动,通过参观杨闇公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感悟党史人生、激发使命担当。
/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