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特藏

总计 222567 今日 0

由 2721 人贡献上传

全部
此分类下暂无内容
全部类型
  • 全部类型

    包含图片、视频、音频的全部格式

  • 图片

    仅查阅图片格式,包含照片、纸本扫描等

  • 视频

    仅查阅视频格式,包含课程、纪录片、影视作品等

  • 音频

    仅查阅音频格式,包含录音、歌曲、音乐等

智能排序
  • 智能排序

    根据用户大数据分析的智能显示方式

  • 最新发布

    按照发布时间倒序排列的显示方式

  • 人气排序

    根据资源点赞分享数据排序的显示方式

  • 热门排序

    根据发布者、资源的阅读量排序的显示方式

缩略图模式
  • 缩略图模式
  • 列表模式

湖畔之梦·毕业季“云上”艺术展演

六月 栀子花吻过晚风 夏日之信在月光中展开 音符汇成无边星海 青春在音乐的律动中启程 音乐 承载记忆 夏天 属于我们 亲爱的朋友 人间的故事总是相聚相离 繁花相送的季节 我们所一同走过的青春 定会在音乐中烨烨闪光 图片

/ 校园活动

26 浏览  ·  0 赞

闻艺重大| 乐于音律,唱响青春“三重奏”——走过千山万水,唯有行迹留痕证自在

望言予川乐队在专业评审老师评分环节一骑绝尘,本来冠军在望的他们,在知识问答环节却惜败,最终以季军的成绩结束了新秀大赛之旅。比赛结束时,观众中都出现了些许惋惜的声音,但小提琴手康栩钏同学表示:“我们从一开始其实就没有想过那么多,甚至没想过能进决赛拿奖,就秉持平常心,一步一步顺其自然。结果对我们来说没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乐队一路走来相识、相知、相伴的过程。这才是我们这次比赛最大的收获!” 一个乐队并肩走过千山万水,跨过千险万难,最终能走多远并不是那么重要,只要沿途上的风景在心间烙下印记,走过的足迹在山间留下痕迹足矣。是这一条条印记,一道道痕迹,证明了彼此的存在。也许这就是望言予川乐队钟情于他们共同创作、精心修改的小组作品《一步之遥》的原因。

/ 校园活动

24 浏览  ·  0 赞

闻艺重大| 乐于音律,唱响青春“三重奏”——琴瑟和鸣,相得益彰

指尖按下琴键,低沉而悠长的弦音与轻快明亮的旋律交错响起。刹那间,是钢琴、大提琴与小提琴的共鸣,是三位演奏者灵魂的相互碰撞,是“望言予川”组合的默契相伴。 “望言予川”这一组合名,包含张誉严的“言”、胡予洋的“予”、康栩钏的“川”,饱含三人共同对音乐的热爱,以及相互间奇妙的缘分。 初入校园,胡予洋怀着对组建乐队的憧憬,在校园墙上征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众多联系我的人中,我还是选了她,可能这就是眼缘吧。”胡予洋笑着看向张誉严。康栩钏同学的加入则是因为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视频中已是夜幕低垂,但男生却投入地沉浸在自己演奏小提琴的世界中。他高超的琴技立马吸引了女生们,她们激动地去联系康栩钏同学,“然后他就加入我们了。也说不清为什么,就是缘分。” 然而三人间的情谊却不止于缘分。乐于助人而有凝聚力的组长张誉严、主动承担指点责任的康栩钏、推动排练进程的胡予洋,每个人都是队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起队友,我们更像是兄弟一样。”排练期间,他们互相指点、反复磨合;新秀大赛舞台上,他们作为战友,一同奏响对音乐的热爱之歌。

/ 社团活动

54 浏览  ·  0 赞

话剧公演 | 栉风沐雨七十载,共话土木好年华

本剧为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院七十周年献礼话剧,同时为重庆大学“双一流”文化传承与创新重点项目及第八届重庆大学生戏剧演出季入围剧目。用一个核心人物贯穿七十年的时间跨度,通过对学院不同历史片段的深度挖掘,及对一个个角色的生动刻画,呈现出一代代重大土木人心系国家建设与发展,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使命担当。

/ 校园活动

23 浏览  ·  0 赞

你可能不认识他,但他的歌你一定会唱∣铭人志·乔羽

2022年6月19日晚,我国著名词作家、剧作家“乔老爷”乔羽先生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4岁。 消息传出,好多人还纳闷,他是谁? 现在的青年朋友们距离他活跃的年代已有些遥远, 但他的作品却一直离我们很近。 你或许不会想到, 他的歌词是我们祖辈的童年、父辈的童年,甚至还是我们的童年。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让我们荡起双桨》经典的歌词代代传唱; “是他,就是他,我们的朋友小哪吒……上天他比天要高,下海他比还更大……”当年我们被哪吒和小猪熊的有趣互动逗得捧腹大笑,被石矶娘娘和申公豹的阴谋诡计气得咬牙切齿,因武王姬发在雨中奏笛舞凤而大受震撼时,忽视的不仅是苏妲己和商纣王在神鬼操弄和封建王朝制度下注定的爱情悲剧,也很少有人知道这首在当年几乎人人都会唱,地位不亚于今日之《孤勇者》的《少年英雄小哪吒》也是“乔老爷”的作品。 这些让每一个年代的人都耳熟能详,甚至能让每个人都跨越代沟哼上几句的经典作品都出自乔羽之手。 这位始终关心着青少年成长的老人把“给孩子们写歌”这件事当成自己的乐趣之一,他创作出的歌词内容朗朗上口,字里行间充满着青少年们的活泼、积极、阳光、向上,一代又一代人听着这些歌曲茁壮成长,又潜移默化受到这些歌曲所传递价值观的影响和引领。 但儿歌并不是他唯一擅长的领域。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乔羽作词的《我的祖国》开篇仅用两句就唱出了所有中国人对家乡和祖国的深情,“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1959年,歌唱家郭兰英第一次唱响这首歌,《上甘岭》中的志愿军战士们在这歌声中打退了美国兵;2020年春晚,90岁高龄的郭兰英又一次唱响这首歌,除夕出征的医护工作者们迅速扑灭了武汉首轮新冠疫情。 时至今日,还没有什么东西能在这首歌里打败中国人民。 联合国军不行,新冠病毒也不行。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不论天涯与海角”,各地年俗都独具特色,但每个中国人的农历新年都是从李谷一唱起这首乔羽作词的《难忘今宵》开始的; “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乔羽在创作《牡丹之歌》时,不仅写出了牡丹花那“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高雅气质,更为它抹去了几分雍容华贵,增添了一些我们应当赞美的品质“在贫寒中孕育生机,把美丽带给人间”。这首经典的《牡丹之歌》后来还被相声演员岳云鹏改编成《五环之歌》,包袱抖响,大家出于意外的笑声也侧面印证着原作的深入人心。 如果我们问问家里上了年纪的人,他们对乔羽先生会不约而同地提起他的尊称“乔老爷”。他的这个外号还与重庆有段奇妙的渊源。 1957年,重庆川剧院将传统川剧《蝴蝶媒》带到北京演出,为了让作品更“接地气”,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将这一折川剧改名为《乔老爷奇遇》。 后来,乔羽赶赴北京,参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句脍炙人口的歌词就出自此处) 乔羽担任《东方红》领导小组的组长,周恩来总理亲自接见了他,亲切地一口一个“乔老爷”称呼乔羽,兴之所起,还用了《乔老爷奇遇》剧中的台词同他调侃几句,话语里满是对这位国宝级词作家的尊重和喜爱,也使得“乔老爷”这个外号传遍全国。 像“乔老爷”这样笔耕不辍六十几年,从青年到老年都有佳作流传的词作家,已经远不止是棵“华语乐坛常青树”,更无疑是位中国文艺领域的传奇人物、传奇般的人民艺术家。 为什么时代变化不断,但乔羽的词作永远都能打动人心? 也许答案就藏在他写的《难忘今宵》中。 “难忘今宵,不论天涯与还海角”的下一句是什么? “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 在一个全国人民共同欢度的佳节里,在中华大地普天同庆的日子里,在人们举杯庆贺迎接新岁的钟声里,乔羽想着,我们举杯痛饮总得为点儿什么吧?为了什么呢? 那就为一个我们共同的愿望吧,“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 这首歌的原唱李谷一也曾在一次访谈中感慨,“我们真的是佩服乔老爷的胸怀,他心里总记挂着一些更大的责任,你看他在那样一个高兴的日子里想到的仍然是‘祝愿祖国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也提到,只有当青春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时,青春的光谱才会更广阔,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乔羽坚持为人民创作的一生,他永远保持着的青春热情,是这句话的最好印证。 感谢乔老爷为我们带来如此多的优秀文艺作品,陪伴一代又一代人度过美好的童年生活。 沉痛悼念我国杰出的词作家、剧作家、人民艺术家乔羽先生!

/ 历史名人

74 浏览  ·  0 赞

传承重大精神,勇做开路先锋和事业闯将 | 校长王树新在重庆大学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传承重大精神,勇做开路先锋和事业闯将 ——在重庆大学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 王树新 (2022年6月28日)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有着风雨传说的风雨操场在这盛夏时节再次响起毕业的离歌。我非常高兴能和你们相聚在此,共同纪念同学们风雨无阻的修业征途,共同回忆同学们与师友风雨同行的奋斗点滴,共同见证大家历经风雨后的阳光彩虹。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向同学们顺利毕业、开启人生新征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悉心培养你们的老师和默默支持你们的家人表示崇高的敬意! 这些天,我在校园总能看到你们身着各色学位服、充满青春自信的身影。数载求学路,你们的成长伴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在回顾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汲取了勇毅前行的力量,在见证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同享了振奋人心的荣光,在目睹“嫦娥”飞天揽月、“天宫”遨游太空、“复兴号”纵横驰骋、“福建舰”巡航大海等科技突破中感受到了创新强国的辉煌;你们的奋进也伴随着母校的快速发展,在你们的积极参与下,学校成为全国首批10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实现国家级人才、科研经费翻番增长,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鲁迅文学奖,建设超瞬态实验装置和科学中心,打赢校园疫情防控保卫战,再次顺利入选 “双一流”建设高校。你们的青春在与祖国同行、与母校共进中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作为新任校长,虽初到重庆,但山水之城蓬勃的生命力却深深地感染着我。这座孕育了伟大抗战文化和红岩精神的城市,始终伴随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行千里、致广大。据于这方热土的重庆大学,深受巴渝文化的浸润与滋养。我感佩于重大在战火纷飞中建校,历经风雨飘摇,矢志建设“完备弘深之大学”的执着;感动于一代代重大人为兴学强国、造福桑梓,践行“不期一驾之企及,惟是十驾之不休”的坚韧;更加感叹于学校在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发展中,淬炼形成的以“复兴民族,誓作前锋”为代表的精神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在高校考察调研时勉励青年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誓作前锋”的重大青年,面对时代的号召,自当弘扬重大精神、展现重大担当。临别之际,希望同学们将重大精神装入行囊、沁润心间,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勇做开路先锋和事业闯将。 一、要坚定“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远大志向,增强勇做开路先锋和事业闯将的志气 1936年,老校长胡庶华先生挥笔写下《重庆大学校歌》,每每吟唱无不让人振奋激动。歌词“复兴民族兮,誓作前锋”集中概括了重大文化渊源、办学思想和目标要求,是重大人共同的精神理想,早已成为我们生生不息、坚韧前行的永恒动力。九十余载薪火赓续,正是这面凝聚着大学使命、镌刻着民族自觉、体现着时代风貌的“前锋旗帜”,引领并激励着一代代重大人前赴后继于兴学图强的伟大征程,书写了矢志报国的绝美华章。大家都熟知的任正非校友,在创办华为之初就立下科技报国、实业强国的远大志向,三十五年持续创新突破,攻克产业瓶颈,以中国红的信念绘就了科技自主的浓墨重彩。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一周前,由我校承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举行了全国启动仪式,同学们发出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振兴有我、未来有我、中国有我”的铮铮誓言,汇成激越而深情的时代告白,充分展现了重大青年“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壮志豪情。希望大家心怀“国之大者”,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增强勇做开路先锋和事业闯将的志气,以青春的奋斗践行庄严的承诺。 二、要坚守“耐劳苦、尚俭朴”的意志品格,增强勇做开路先锋和事业闯将的骨气 重庆大学“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12字校训,言简意赅、隽永如斯,看似朴实无华,却激励和影响着一代代重大人,成为重大精神文化的灵魂标志。全国最美奋斗者鲜学福院士,保持本真、追求纯粹、宁静淡泊,始终围绕国家能源重大需求,潜心科研七十载,立德树人做表率,成就了研究学术、造就人才的师德典范。全国最美野外科技工作者蒋兴良教授,从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到常年高湿低温的雪峰山,野外坚守三十余年,攻克电网覆冰绝缘难题,保障着电网安全,守护着万家灯火。他们都是生动诠释和践行重大精神的典型代表。十天前,学校专门为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举行了出征仪式,你们中的刘刚、郑宇、郭才城等多名同学主动选择到基层、到西部,到最艰苦的地方磨砺青春、建功立业,同样是对重大精神的弘扬和传承。追逐理想的道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面对逆境披荆斩棘、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定力和韧劲,永远是我们奋楫笃行、攀山越岭的精神力量。希望大家接续校训滋养,锤炼坚韧意志,擦亮青春的奋斗底色,增强勇做开路先锋和事业闯将的骨气,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三、要坚持“启兹天府,积健为雄”的奋进姿态,增强勇做开路先锋和事业闯将的底气 “启兹天府,积健为雄”同样出自我们的校歌。“积”意味着集聚和积淀,“健”代表着才能与力量。想要跨越理想与现实的沟壑,就要善于“积健”,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九十余载,一代代重大人正是始终保持这样一种奋进姿态,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福祉,贡献着重大智慧和重大力量。我们的老校长周绪红院士,秉持“做好今天的每一件小事,就会成为明天的大事”这一信念,三十多年默默耕耘在结构工程领域,日积月累,助力万丈高楼平地起,打破了高层建筑修建技术的国外垄断地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你们的学长,现场出席今天毕业典礼的李克强院士,同样通过数十年的探索与坚持,从技术体系革新到开放道路示范,再到产业化落地应用,向世界贡献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中国方案”。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唯有本领过硬,才能底气十足。希望大家稽古振今,海纳百川,久久为功,磨砺真才实学,敢于突破跨越,增强勇做开路先锋和事业闯将的底气,用青春的力量激荡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 同学们,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成功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希望大家用重大精神照亮人生前行的方向,树立远大志向,锤炼坚韧意志,保持奋进姿态,勇做开路先锋和事业闯将,努力在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接续奋斗中展现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放飞人生梦想,成就事业华章。 亲爱的同学们,山水有相逢,来日皆可期,重大是你们的来处,更是你们精神的归处。乘风好去,长空万里,请记住,母校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 祝福同学们,再见!

/ 校园活动

32 浏览  ·  0 赞

要坚定“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远大志向,增强勇做开路先锋和事业闯将的志气| 校长王树新在重庆大学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有着风雨传说的风雨操场在这盛夏时节再次响起毕业的离歌。我非常高兴能和你们相聚在此,共同纪念同学们风雨无阻的修业征途,共同回忆同学们与师友风雨同行的奋斗点滴,共同见证大家历经风雨后的阳光彩虹。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向同学们顺利毕业、开启人生新征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悉心培养你们的老师和默默支持你们的家人表示崇高的敬意! 这些天,我在校园总能看到你们身着各色学位服、充满青春自信的身影。数载求学路,你们的成长伴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在回顾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汲取了勇毅前行的力量,在见证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同享了振奋人心的荣光,在目睹“嫦娥”飞天揽月、“天宫”遨游太空、“复兴号”纵横驰骋、“福建舰”巡航大海等科技突破中感受到了创新强国的辉煌;你们的奋进也伴随着母校的快速发展,在你们的积极参与下,学校成为全国首批10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实现国家级人才、科研经费翻番增长,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鲁迅文学奖,建设超瞬态实验装置和科学中心,打赢校园疫情防控保卫战,再次顺利入选 “双一流”建设高校。你们的青春在与祖国同行、与母校共进中焕发出耀眼的光芒。作为新任校长,虽初到重庆,但山水之城蓬勃的生命力却深深地感染着我。这座孕育了伟大抗战文化和红岩精神的城市,始终伴随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行千里、致广大。据于这方热土的重庆大学,深受巴渝文化的浸润与滋养。我感佩于重大在战火纷飞中建校,历经风雨飘摇,矢志建设“完备弘深之大学”的执着;感动于一代代重大人为兴学强国、造福桑梓,践行“不期一驾之企及,惟是十驾之不休”的坚韧;更加感叹于学校在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发展中,淬炼形成的以“复兴民族,誓作前锋”为代表的精神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在高校考察调研时勉励青年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誓作前锋”的重大青年,面对时代的号召,自当弘扬重大精神、展现重大担当。临别之际,希望同学们将重大精神装入行囊、沁润心间,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勇做开路先锋和事业闯将。 1936年,老校长胡庶华先生挥笔写下《重庆大学校歌》,每每吟唱无不让人振奋激动。歌词“复兴民族兮,誓作前锋”集中概括了重大文化渊源、办学思想和目标要求,是重大人共同的精神理想,早已成为我们生生不息、坚韧前行的永恒动力。九十余载薪火赓续,正是这面凝聚着大学使命、镌刻着民族自觉、体现着时代风貌的“前锋旗帜”,引领并激励着一代代重大人前赴后继于兴学图强的伟大征程,书写了矢志报国的绝美华章。大家都熟知的任正非校友,在创办华为之初就立下科技报国、实业强国的远大志向,三十五年持续创新突破,攻克产业瓶颈,以中国红的信念绘就了科技自主的浓墨重彩。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一周前,由我校承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举行了全国启动仪式,同学们发出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振兴有我、未来有我、中国有我”的铮铮誓言,汇成激越而深情的时代告白,充分展现了重大青年“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壮志豪情。希望大家心怀“国之大者”,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增强勇做开路先锋和事业闯将的志气,以青春的奋斗践行庄严的承诺。

/ 校园活动

29 浏览  ·  0 赞

“基于‘双碳’目标的成渝双城经济圈CCUS产业发展研究”开题启动会

2022年6月15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地合作项目“基于‘双碳’目标的成渝双城经济圈CCUS产业发展研究”开题启动会在重庆大学召开。中国工程院鲜学福院士、李根生院士、杨春和院士,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重庆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工商大学、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重庆研究院(以下简称“重庆研究院”)、重庆人才发展研究院等单位领导、专家共计40余人参会。会议由重庆大学资源与安全学院副院长葛兆龙教授主持。

/ 校园活动

25 浏览  ·  0 赞

聆听未来|重庆大学X-scape Lab举办声景设计展——声景物化

本组作品通过不同声源、音调、节奏组成的声景与相应的图像表现,传递了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反映了客观事物动态变化的韵律,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表现力,为观众营造了一个沉浸式的视听场景。每一位观众可以自由而充分的发挥自我想象空间,体现了声景技术与图像艺术的高度融合。

/ 校园活动

27 浏览  ·  0 赞

聆听未来|重庆大学X-scape Lab举办声景设计展——康复声景

“康复声景设计”是2020年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建筑学院联合开设的研究生公共设计课程,也是国内首次将声景理论教学与建筑类专业设计实践相融合的研究生课程,已获得多个国际设计竞赛奖。设计内容以“康复疗愈声景”为主题,旨在通过声景与空间的营造,让使用者在生理与心理层面得到放松、疗养或康复,从而维系安全感、促进社会交往能力。 指导老师:谢辉、刘畅

/ 校园活动

25 浏览  ·  0 赞

聆听未来|重庆大学X-scape Lab举办声景设计展——声景设施

“智慧城市声景设施”是2021年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与中建科技集团、深圳市坪山区城管局共同开设的研究生校企联合设计课程,旨在立足于深圳市坪山区,挖掘坪山特色,维系城市居民的安全感、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精心打造智慧型、复合型、生态型、生活型城市服务设施建设体系,共同研发一批运用于城市管理领域的便民、美观、实用的城市智慧声景设施,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路径。 指导老师:谢辉、刘畅、罗俊、王玺、王欣博、苟堂

/ 校园活动

25 浏览  ·  0 赞

聆听未来|重庆大学X-scape Lab举办声景设计展——展陈声景

“展陈声景设计”是2022年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与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泛亚博览共同组织的研究生联合设计课程。设计内容依托于2个正在进行的展陈建筑项目,结合声景设计和建筑产品化思维,为博物馆营造一系列复合型、互动型、趣味型的展陈声景。

/ 社团活动

42 浏览  ·  0 赞

聆听未来|重庆大学X-scape Lab举办声景设计展——智慧疗愈声景

重庆大学X-scape Lab近年来在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与各合作单位在智慧疗愈声景领域研究设计。此板块为最新科研成果,其介绍了声景相关理论知识。

/ 校园活动

25 浏览  ·  0 赞

重大毕业典礼走心的布置

风雨操场如期等候 座位分布井然有序 搭配签名墙、合影板 以红色为主基调的毕业典礼 正是母校热烈美好的愿景

/ 校园活动

25 浏览  ·  0 赞

2020级年级大会之考研经验分享

2022年6月27日中午12时45分,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2020级全体学生于第一教学楼D1311教室进行了本学期最后一次年级大会。回顾整个学期并面对即将到来的暑假,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辅导员刘萱萱老师提及了四个方面。第一,是关于安全方面的内容。刘老师反复强调同学们需遵守疫情防控规定,与此同时,同学们也需注意预防其他各类疾病与意外。第二,是有关防诈骗的相关内容。刘老师对一些诈骗案例进行了通报。最后,刘老师强调了与离校与留校同学的安全问题相关的一些内容与规定。

/ 校园活动

26 浏览  ·  0 赞

重庆大学师生热议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六次代表大会报告

5月27日上午,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六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重庆大学师生通过多种方式收听收看了大会盛况,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为书写重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力量。

/ 学校宣传

46 浏览  ·  0 赞

重庆大学刘汉龙教授荣获第十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2022年5月30日,第十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办。本次共有40位专家获得该项荣誉,其中重庆大学刘汉龙教授荣获第十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 新闻公告

41 浏览  ·  0 赞

王树新同志任重庆大学校长

6月2日下午,重庆大学召开教师干部视频会议。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央编办主任李小新同志到会宣布中央决定并讲话,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田学军同志,重庆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蔡允革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重庆大学党委书记舒立春同志主持会议。

/ 社团活动

41 浏览  ·  0 赞

重庆大学与重庆高新区推进深度合作共建

2022年6月9日,重庆大学党委书记舒立春,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校长王树新带队赴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开展深入交流,就深度参与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加快推进超瞬态实验装置和重庆大学科学中心建设、深化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共建等内容达成共识,推动双方进一步深度合作,打造校地合作典范。

/ 新闻公告

56 浏览  ·  0 赞

机关党委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教育活动

2022年6月是全国第21个“安全生产月”,6月13日上午,机关党委在A区办公楼511室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宣传教育活动,以推动第21个“安全生产月”工作有效落实。

/ 学校宣传

33 浏览  ·  0 赞

弹层标题,可不要

弹层内容随便写,如需换行用
,或者

标签,随意随意~~~~
可以放很多文字呀~~~~啦啦啦,还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