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3日下午,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团委副书记梅菲带领武汉大学多名优秀研究生代表来我院调研交流。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党委副书记高微、弘深青年学者叶志洪、弘深青年教师黄俊龙、学院团委指导老师王会丽、辅导员王超以及我院研究生代表参加了座谈,并就行业前景、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由王会丽老师主持。
/ 校园活动
在老师们发言分享后,多名同学积极举手向老师请教关于环境工程专业以及未来发展道路的问题,其主题包括了课程安排、工科女生就业、拓展课程设置、考公方向等等。老师们也针对不同问题做出了细致的解答。同学们都若有所思,收获颇丰。最后,参会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合影,会议圆满结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此次交流会过后,同学们对自己的专业都有了新的认识。时代的脚步越来越快,生活的节奏也随之加速。但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同学们都需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坚定永不放弃的决心。期待每一位学子都能从现在开始,明确自己的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为未来而努力奋斗。
/ 校园活动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专业背景,规划未来学业生活,环境与生态学院于7月11日下午14:30在虎溪校区D1133教室举行了2021级本科生环境工程专业交流指导会。环境与生态学院环境工程系副主任马华、教授韩乐老师、副教授李蕾老师、副教授田密老师为此次交流会主讲老师,辅导员王慧丽老师、21级环境工程专业全体同学参会。会议由刘青成同学主持。
本次交流会上,四位专业老师为21级环境工程专业共三个班级的同学们介绍了环境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背景知识和学业培养方案,并结合自身经历对同学们未来的学业规划提出相应建议。
/ 校园活动
2022年7月7日,在纪念“七七事变”85周年之际,环境与生态学院本科生四支部开展了“勿忘历史·重温初心”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了两个部分,分别是在参观重庆大学校史馆中学习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以及新老党员在重温入党誓词中铭记初心使命。
/ 校园活动
2022年7月8日,环境与生态学院于环境馆501召开本学期研究生期末年级大会。为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本次大会采取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分为研究生辅导员工作调整、暑假安全教育、暑假放假安排及离校、留校、返校注意事项、暑假社会实践的相关安排。学院党委副书记高微,辅导员王会丽、于传洁与全体研究生参加本次会议。
/ 校园活动
2022年7月9日,环境与生态学院校区搬迁工作拉开帷幕。为确保2020级同学从虎溪到B区的搬迁工作顺利开展,学院在两个校区分别组织了志愿服务活动助力搬迁。在学院党委书记蒲清平老师和学院党委副书记高微老师的现场指导下,搬迁活动有序开展。2020级200余名本科生在朱丽萍老师的带领下凌晨5点将行李搬运下楼,在虎溪管委会姚永平,邓文卓及松三、松四社区等老师的帮助下有序装车。虎溪校区2021级同学在王会丽老师的带领下戴上小红帽,凌晨6点主动积极为2020级学长学姐准备防暑物资,搬运行李,清点物资等,保障2020级同学顺利搬迁。
/ 校园活动
2022年7月10日至14日,重庆大学“喜迎二十大——法助绿春乡村振兴”工作组走进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面向边疆居民及基层干部开展了一系列普法活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精准化的法治教育,推进边疆法治建设,从法治角度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组由重庆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刘西蓉带队,法学院纪委委员、教授徐信贵,工会副主席、副教授侯茜,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柳青及博士、硕士研究生一行10人组成。
座谈会结束后,工作组代表学校向拉祜寨儿童捐赠衣服、文具等物资,并于拉祜寨感恩广场分发漫画普法宣传口袋书。工作组与孩子们亲切互动,现场笑声不断、其乐融融。
/ 校园活动
2022年7月11日上午,绿春县司法局副局长黑玉顺陪同工作组抵达平河镇大头村拉祜寨。平河镇党委书记李晓懿、镇人大主席白云宝、镇党委副书记白志雄带领到访师生参观了拉祜寨的新建村舍、村史馆及作物培养基地,向工作组介绍了拉祜寨“一步跨千年”的变迁史。
工作组在 “美丽乡村拉祜寨‘法律加油站'”与驻村干部就边疆法治建设工作开展座谈。白杰雄首先向工作组介绍了拉祜寨近几年在乡村建设及党团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李晓懿对重庆大学在拉祜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鼎力相助表示感谢,他说到,边疆有效治理离不开法治,希望可以和重庆大学法学院在乡村法治建设领域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
/ 校园活动
2022年7月10日至14日,重庆大学“喜迎二十大——法助绿春乡村振兴”工作组走进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面向边疆居民及基层干部开展了一系列普法活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精准化的法治教育,推进边疆法治建设,从法治角度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组由重庆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刘西蓉带队,法学院纪委委员、教授徐信贵,工会副主席、副教授侯茜,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柳青及博士、硕士研究生一行10人组成。
7月11日下午,工作组在绿春县平河镇大头村参观小康村建设工作进展,并在大头村村委会与平河镇党委书记李晓懿、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白云宝、镇党委副书记马建锋、大头村党总支书记杨吉利以及包括拉祜寨在内的四个村小组支部书记围绕支部共建、乡村治理等问题进行座谈、交换意见。座谈会由白云宝主持。
/ 校园活动
7月11日,2022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重庆大学分营135名营员及13位带队教师入住重庆大学,开启为期7天的暑期科学之旅。7月17日,随着全部营员及带队教师安全离校,2022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重庆大学分营正式结营。
/ 校园活动
2022年7月16日,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示了《2021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拟奖名单》,拟奖科技突出贡献奖2名、自然科学奖30项、技术发明奖6项、科技进步奖114项、企业技术创新奖7项和国际科技合作奖1名。重庆大学共上榜54次。重庆大学作为主要完成单位,拟获自然科学奖10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目;拟获技术发明奖3项,均为一等奖;拟获科技进步奖40项,其中一等奖13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4项。
重庆大学刘汉龙教授拟获科技突出贡献奖。
/ 学术研讨
夹杂着暑气的风,拨动着发丝
你我坐石椅 倚栏杆
一面是日光,一面是年少模样
夏日的美好大抵如此
室外的霞光,清脆的雨滴
皆是夏日特别的标签
而更加难忘的瞬间
则是学子干净而纯真的笑颜
/ 其它
新的故事会在夏日启程
所以 无法重复的美好更需尽欢
学子在同一片蓝天下
挥洒汗水 酣畅淋漓
少年与郎朗夏日的碰撞
绽放出名为“青春”的火花
/ 其它
泳池广阔明亮
池水清透沁凉
学子们自在畅游
潜入水底 又一跃出水
一起解锁夏日限定的快乐~
/ 校园风光
马寅初,原名元善,字尹初,后改名寅初。是蜚声中外的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1882年6月24日出生于浙江绍兴。马寅初先生作为重庆大学商学院首位专任院长,是当时中国最具现实关怀的经济学家,经常以专业素养与热情提出见解,影响财政当局与社会舆论。
/ 漫游校史
“凭校园卡上车!
行驶全程请大家系好安全带!”
每次启程前司机总会不厌其烦地叮嘱
不同的是
以后再坐上校车的我们目的不是出行
而是回家 回虎溪看看
/ 校园风光
晚霞时的缙湖被渲染上一层金黄
天鹅在水中游玩 一副生人勿近的姿态
看似是虎溪校霸的小鹅
却是CQUer的宠儿
不能每天见到它的日子里你是否会想念?
还记得虎溪剧场里众人的的欢声笑语
各种晚会与活动接连举办
奖杯代表的是集体荣誉与值得珍藏的回忆
离开虎溪的你
千万记得回来参加下一次演出哦
/ 校园活动
曾在这个“迷宫”中穿梭的你
是否还记得最开始差点迷路的模样
在这里 你是认真听讲的学生
是热情的社团成员
是思维敏捷的辩论队选手
随身的笔记本见证了你的无限可能
制成书签的落叶
是你对那场秋日盛景的留念
虎溪大道的金黄银杏在空中飘扬
在下课路上与好友一同
被卷进温柔的秋风里
这便是独属于秋天的浪漫
/ 校园活动
从初入学时顶着烈日的军训
到多姿多彩的体育课
再到充斥着应援与欢呼的的音乐节
我们在这里挥洒汗水与青春
操场在每一个虎溪学子的生活中
都不会缺席!
下课后涌向食堂的人潮中
有没有你的身影呢?
记得你喜好的食堂阿姨
一起在学习区头脑风暴的小组成员
在未来每一个前行的日子里
你肯定还会想起吧
/ 校园活动
我们在这里一起见过清晨的朝阳
也因夜话度过凌晨三点半的时分
现在,就从这里再出发吧
前路的风景在等待着我们
嘿!离开时不要落下东西
尤其是我们制造的美好的回忆!
一本书 一支笔
一个插座 一台电脑
忙碌的日子就这样过去
在这座安静的红色建筑里
藏着许多你我奋斗的痕迹
/ 校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