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特藏

总计 220488 今日 0

由 2712 人贡献上传

全部
此分类下暂无内容
全部类型
  • 全部类型

    包含图片、视频、音频的全部格式

  • 图片

    仅查阅图片格式,包含照片、纸本扫描等

  • 视频

    仅查阅视频格式,包含课程、纪录片、影视作品等

  • 音频

    仅查阅音频格式,包含录音、歌曲、音乐等

智能排序
  • 智能排序

    根据用户大数据分析的智能显示方式

  • 最新发布

    按照发布时间倒序排列的显示方式

  • 人气排序

    根据资源点赞分享数据排序的显示方式

  • 热门排序

    根据发布者、资源的阅读量排序的显示方式

缩略图模式
  • 缩略图模式
  • 列表模式

重大人物志——张直中:中国雷达工业的“老母鸡”14所下了很多“蛋”,有那些? 重大人物志

1995年5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在视察14所时说: 14所是中国雷达工业的‘老母鸡’,下了好多蛋,个个都是合格的、标准的。 那时翩翩少年 炮火中立下鸿鹄志,投身军工国防 挺起中国雷达之脊梁 他们,开创了中国自行设计雷达的历史 他们,瞄准前沿开拓了中国雷达新体制 他们是中国雷达创始人—— 申仲义、张直中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年仅15岁的申仲义来到了延安,进入军委三局通信学校学习无线电技术。而此时的张直中也正在浙江大学刻苦钻研先进的电机技术。 三年后,张直中以优异的成绩从浙江大学电机系毕业,先后到重庆电信机械修造厂任助理研究员,赴英国学习超高频雷达技术,成为国内最早接触英国雷达技术的技术人员之一。与此同时,申仲义坚守在敌后战场,面对我国通讯设备极其落后的情况,他不断钻研通讯技术,研制成功多种战争急需的通讯设备和器材,被《解放日报》赞誉为“技术与政治、科学原理与技术经验相结合的青年技术家”。 1950年9月,申仲义作为军代表进入14所工作,不久后,任14所所长。次年1月,张直中调入14所工作,任工程师。在中国雷达事业的起步阶段,申仲义与张直中携手带领14所从最初的修配仿制跨越到自主设计、自主研制阶段,开拓了中国雷达发展的新局面。 1964年,张直中率先在国内首次实现了脉冲压缩技术的实际应用,开启了国内大脉宽、高分辨雷达研制的新时代,影响至今。1986年,张直中先后出版了《合成孔径、逆合成孔径和成像雷达》和《微波成像术》两部专著,奠定了我国新体制成像雷达技术的基础。 在他们的带领下,14所诞生了诸多中国雷达的第一 314甲中程警戒雷达 这是我国第一部自行设计的国产雷达 它标志着我国迈出了自主设计雷达的重要一步 314乙中程警戒雷达 这是我国第一部投入批量生产的雷达 它为雷达部队的扩建和装备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 406米波远程警戒雷达 这是我国第一部米波远程警戒雷达 使雷达的探测距离加大到数百公里以上 402微波低空海岸警戒雷达 这是我国第一部微波雷达 它实现了对海面的有效观测 改变了我国对海警戒情报的空白面貌 102单脉冲试验雷达 这是我国第一部单脉冲试验雷达 它使雷达的测量精度提高了近10倍 为建立我国航天测控网、保障“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 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技术支持 说中国电科14所是中国雷达工业的“老母鸡”,其实一点也不为过。(▼ 请横屏浏览大图) 50年代中期,14所为新建的宝鸡782厂、成都784厂、西安786厂培养了600名技术骨干和工人,这些技术人员和工人经过培训后,成为了各工厂的骨干力量。 50年代中后期,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又从14所抽调了613名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支援绵阳780厂、兰州781厂、成都784厂、太原785厂、广元789厂,为新厂的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60年代中后期,基于国家大小三线建设需要,14所在贵州都匀地区负责包建25所、26所、36所、37所、38所和一个天线试验场,并参与筹建南京898厂。1965年,14所副所长李克林带领工作组到达贵州,经上级批准后,在都匀的山沟沟里破土动工,到1969年底和1970年初,37所、38所基本建成。 ▲ 37贵州旧址 ▲ 38所贵州旧址 随后,14所上千名职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放弃生活条件较为优渥的大城市南京,举家迁居大三线都匀,在条件极其艰苦的山区继续开创雷达事业。当时支援37所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共211人,支援38所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共933人;1966年,14所又支援898厂干部、工人共121人。70年代后期,根据国家需要,36所并入38 所;80年代后期,37所大部分人员调往14所,38所则迁往合肥。 1969年,14所包建宝鸡39所,抽调了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共99人,1981年基本建成。80年代后期,39所迁往西安。 1970年,14所为支援第七研究院筹建海军雷达研究所(南京724所),将海军雷达设计科全部人员以及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共395人调往该所,创建了我国海军第一个雷达研究所。 1974年10月14日,14所成立卫岗分所。1978年1月6日,原在锦州的28所连同其在唐山的试验站迁往南京。14所将卫岗分所的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共475人,以及全部土地和建筑一起调拨给28所,有力地扩充了28所的规模及技术力量。 作为全国最大和最早的雷达研究所,从1956年到1978年,14所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先后包建、援建了16家雷达厂(所),培养输送管理干部、技术骨干、工人3447人,为我国雷达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 重大人物志

1453 浏览  ·  0 赞

重大人物志——技术遭到封锁,他一怒之下研制出中国的“争气雷达” 重大人物志

中国的雷达技术研究, 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 50年代取得一定发展, 经历了从装配修理、 仿制改进到自行研制的过程。 张直中, 我国最早接触雷达技术的人员之一, 也是中国雷达发展历程的 见证人、规划、设计者。 在他手中诞生了诸多中国雷达的第一。 “前人的阶梯,自己的思路。 唯实求真,灵活执着,知难不退”, 是他的雷达人生格言。 2011年4月1日,张直中在寓所欢度94岁生 为中华崛起发愤学习 1917年, 张直中出生于浙江省海宁盐官镇, 6岁时随父母定居上海。 在尚公小学接受了良好的小学教育。 中学时代, 张直中眼看祖国河山屡遭沦陷, “科学救国”“工业救国”的思想 在那时便深深根植于他的心中。 中学时代的张直中 1933年, 他在《科学世界》杂志第8期 发表《X线发生的浅说》, 论文叙述了X线的发明, 获得校内外读者的好评。 1936年,张直中考入 浙江大学工学院电机工程系。 因“七七事变”爆发, 浙大被迫西迁。 学校迁址后依然遭到了日军的轰炸, 最危险的时候, 他离炸弹的弹坑只有40米。 面对满目疮痍的校园, 张直中下定决心, 誓为抗日而发奋读书。 他选定电讯研究方向, 将国防事业作为己任, 准备用科学知识投身无线电行业。 1940年8月, 浙大举行毕业典礼, 竺可桢校长以荀子的名言 “君子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激励毕业生肩负起抗战建国的使命、 为国家做贡献。 1940年大学毕业后, 张直中前往重庆 在电信机械修造厂技术室工作 后来,他得到了前往英国 学习超高频技术和雷达技术的机会, 他是英国皇家通信工程兵学院工厂基地的 第一位中国学者。 在英国, 张直中实地观察了 在二战中使用过的三种先进雷达, 警戒雷达、探照灯雷达和炮瞄雷达。 零距离的观摩、学习, 让他开阔了眼界。 他立下鸿鹄之志, 以开发祖国雷达事业 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 1947年,张直中学成归国, 他的第一篇雷达论文, 刊登在《联勤学术研究季刊》 杂志创刊号上。 论文详细介绍了英国研制的 S.L.C. MK Ⅵ式探照灯雷达。 由于时值国共内战, 民国政府已无振兴工业 和发展先进技术的迹象, 于是,张直中决定 将研制国产雷达的计划和热情, 寄托给中国共产党。 他相信, 只有新中国才能实现自己的雷达梦想。 走出自己的雷达道路 1950年10月,张直中被调往 军委通信部南京雷达研究所工作。 他觉得终于找到了自己梦想路径。 1952年上半年, 张直中接受任务, 用一个月的时间, 完成四部101警戒雷达的研制。 他和团队争分夺秒, 成功攻克了发射机不稳定的技术难关。 四部雷达及时运到朝鲜前线, 有力地保障了志愿军的防空作战。 1953年, 研究所成立设计室, 张直中为主任, 受命仿制苏式防空警戒雷达。 当时没有一张雷达图纸, 只有一台没有天线的苏式П—3型样机。 在没有任何借鉴和参数的情况下, 张直中从零开始, 率领了十多名技术骨干 和十多名新分配来的大学生, 进行全机系统及天线馈线设计。 通过不断地测绘、试制、改进, 最终成功仿制出第一部 国产实战型中程防空米波警戒雷达。 从此,中国有了自行制造雷达的历史。 1956年, 张直中升任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负责领导新技术的研发工作。 20世纪60年代初, 张直中提出放弃 美国1950年代前期的 “磨石山”(Millstone)体制, 走一条自主开发的道路。 他与团队一起展开 脉冲压缩课题研究, 把国外杂志上处于原理性探讨的 单脉冲跟踪体制的科学原理 和实施方法弄通了, 并自主成功研制了 我国雷达发展史上 第一部单脉冲试验雷达, 为60年代中后期 研制导弹和卫星靶场精密测量雷达 做好了技术上的准备。 1964年6月, 中国电子学会举办 第十二次无线电电子学 科学技术报告会, 在报告中,他说: “终有一天我国的雷达事业 将列在最先进之列。” 1970年4月24日, 我国成功发射了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传来了 张直中参与研制的 单脉冲精密测量跟踪雷达 成功完成任务的好消息, 这让身陷逆境的他获得了精神安慰。 1972年, 张直中翻译并总校了 数百万字的《雷达手册》。 他还总结了自己十多年来 在雷达信号处理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撰写出版了专著 《雷达信号的选择与处理》。 开启雷达交流国际之窗 1980年4月, 张直中率领中国雷达代表团访问美国, 参加第二届国际雷达会议。 这是中国首次 在国际雷达会议上的亮相, 国外都想了解中国的雷达发展情况。 张直中《中国雷达技术研究发展概况》 张直中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做演讲, 题为《中国雷达技术研究发展概况》。 报告不长,但内容详实, 与会代表对中国的雷达技术水平 大为震动。 报告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各国专家纷纷示意 要与中国同行进行技术交流, 由此开启了 中国雷达技术的国际交流窗口。 造出中国的DBS争气雷达 1980年初, 作为研究所的总工程师, 张直中接受了研制 歼击机脉冲多普勒(PD)雷达的任务。 他亲自主持 该体制样机方案论证和技术攻关, 还加强了多普勒雷达总体室技术力量。 年底,张直中带着总体方案 向国防科委组成的专家评审组汇报, 获得好评。 但在其后的研发过程中, 张直中发现有些研究试验需端正路线, 一些原未想到的新问题需要解决。 经过3年的攻关, 他们取得了初步成果, 为研制实战型机载多普勒雷达 开拓了道路。 1984年, 中国军事代表团与美国军方谈判 购买F16战斗机上的脉冲多普勒雷达。 1987年,美方同意出售, 但所售产品中并不包括 将成像清晰度提高8倍的 脉冲多普勒雷达中的 多普勒波束锐化功能。 张直中得知后非常气愤, 决定自力更生。 1989年, 该体制样机成功试制出来, 需要将样机带上天空, 做固定方位波束锐化比达12倍的试验。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 已经70多岁的他不听劝阻, 执意登机试验。 张直中登上了老式螺旋桨飞机, 在南京上空转了近四个小时, 圆满地完成了测试任务, 成功地在显示器上 获得了波束锐化的地形实验图片。 功夫不负苦心, 1989年, 机载雷达总体和信息处理研究 终于顺利通过了国家鉴定。 20世纪90年代, 研发出某新型号机载雷达, 其所包含的多普勒波束锐化功能效果 相比美产雷达, 效果提高了8倍多。 被国家领导人称为“争气雷达”。 一生从事雷达事业的张直中 将雷达比作一首美妙的诗, 吟诵一辈子也不厌倦。 在与笔者交谈时,他表达了对雷达事业的钟爱,对祖国雷达发展前景的信心与希望:“我有幸经历了中国雷达技术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60年。回顾自己的雷达人生,我无怨无悔,心满意足。人生有限,科学无限。愿建设二十一世纪富强祖国的年轻‘雷达’人,踏在我们老一辈科学工作者的肩膀上,奋力攀登!”

/ 重大人物志

117 浏览  ·  0 赞

重大人物志——张直中:“东方红一号”的幕后英雄 重大人物志

“我从广播里听到了 来自太空的‘东方红’乐曲, 知道了由我参与研制的 单脉冲精密测量跟踪雷达 成功地测控到‘东方红一号’, 真让我非常兴奋, 心里获得了不少精神安慰!” 这是张直中院士 在卫星上天40年之后(2010年4月) 对笔者的讲述。 1970年4月24日, 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的乐曲响彻太空, 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 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0世纪90年代,张直中在电子工业部十四研究所办公楼顶介绍雷达设备(侯艺兵摄影) 张直中, 中国雷达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1956年,他参与拟定国家 《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负责规划中国雷达技术的长远发展。 虽然这个规划未能完全贯彻实施, 但对之后中国雷达事业的迅飞猛进 起到积极作用, 亦为“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奠定了基础。 1956年张直中(左)参与拟定《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与恩师王国松合影于北京 1960年, 中央军委提出了 “两弹为主,导弹第一, 努力发展电子技术”的方针, 为雷达事业明确了主攻方向, 围绕着“两弹一星”等战略武器 和常规武器装备现代化配套 进行了各种雷达的 研究、试制和生产。 雷达性能最重要的指标是 探测的作用距离、 目标的测定精确度 和对多目标的分辨能力。 单脉冲技术是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 国际上出现的新技术。 这种技术可使 雷达的测量精度提高5-10倍。 20世纪60年代,张直中(中)在北京某军事基地 为了推动我国脉冲压缩技术研究, 提高我国外弹道测量雷达的 跟踪测量精度, 张直中于1961年 在国内首开研究先河。 1962年, 发表 《雷达信号理论与脉冲压缩》论文, 1964年成功研制 中国第一部单脉冲试验雷达。 该雷达的成功在中国雷达发展史上 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为我国航天测控网的建立, 为“两弹一星”的发射成功 提供了可靠保障。 为了打破美国、苏联的核垄断, 国家在积极发展“两弹”的同时, 又提出了防御战略方针。 1964年春节期间, 毛泽东主席向钱学森等 提出“有矛必有盾”的国家反导弹系统, 张直中所在的十四所 被指定负责导弹预警雷达的研制。 时任所副总工程师的张直中提交了 《相控阵天线和雷达总体的研究》课题, 认为应该将无惯性的相控电扫描体制 应用于我国的战略反导弹预警系统。 他从精密跟踪雷达总体室 抽调几个技术骨干对相控阵体制 作了粗略的总体研究, 总体研究逐渐深入后, 于1965年开始了 大型二维相控阵超远程预警雷达 (代号7010)的 总体论证和关键技术研究。 “文革”时期, 张直中被迫脱离7010雷达项目。 1970年5月,十四所任命 薛国炜、张光义为主要技术负责人 带领300余名科技人员继续研制。 1976年进行全面阵天线的 安装、调试,并投入运转, 打破了美、苏在该技术上 独霸天下的局面。 1977年, 张直中去北方基地看到 该雷达能跟踪3000千米内 不同方向的卫星, 心里感到很欣慰。 110大型单脉冲精密跟踪测量雷达 1977年开始, 7010雷达多次成功地监视太空目标, 完成中国导弹、卫星的试验观测任务。 特别是它可为110雷达提供目标指示, 共同组成测量网。 1978年11月,中国电子学会雷达专业委员会合影(前排左五为张直中) 1979年, 部署在云南的110雷达 和北方的7010雷达 对坠落前的“天空实验室” 准确跟踪了10天, 根据它愈转愈低的轨迹 预测了坠毁的时间和地点 作出了内部预报。 中国预报的坠落时间为 7月12日零时34分, 地点为东经108.92°南纬41.50°。 在“天空实验室”坠落后, 美国公布了该卫星坠落的时间和地点, 与我们内部预报的时间仅差4分钟, 地点仅差经度2.9°和纬度1.3°。 这足以说明我国已有 能精确测定卫星轨迹的超远程雷达。 为连续跟踪飞行中的 火箭、卫星、飞船, 张直中团队还将单脉冲雷达 安装在“远望号”测量船上, 为我国载人飞船的轨道测量提供了服务。

/ 重大人物志

264 浏览  ·  0 赞

重大人物志——张直中院士丨测卫星的人:“东方红一号”的幕后英雄 重大人物志

张直中 (1917.4-2011.9) 雷达与信息处理技术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者简介: 钱永红,浙江大学校史研究会特聘研究员,近二十年来致力于现代科学家、教育家的传记整理工作,编辑出版专著两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 重大人物志

63 浏览  ·  0 赞

重大人物志——雷达与信息处理技术专家张直中院士逝世 重大人物志

据中国工程院网站和浙江大学网站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雷达技术的主要先驱者、雷达与信息处理技术专家、电子工业部第十四研究所研究员、江苏省浙江大学校友会名誉会长张直中先生于2011年9月16日在江苏南京不幸辞世,享年94岁。 张直中,1917年4月1日生,浙江省海宁人。194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45年至1947年在英国进修。原电子工业部第十四研究所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兼职教授。曾任电子工业部第十四所总工程师。1953年主持试制了中国第一部中程对空警戒雷达,并批量生产。1957年指导研制中国第一部微波动目标显示雷达。1961年开展单脉冲调制的研究,并于1964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部单脉冲试验雷达,为研制导弹、卫星无线电测量设备奠定了基础。领导了色散延时线和脉冲压缩电路的研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雷达。80年代开展多卜勒波束锐化、逆合成孔径雷达等多项技术的研究,取得成果。著有《雷达信号的选择与处理》、《微波成象术》、《机载和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导论》等。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重大人物志

258 浏览  ·  0 赞

重大人物志——张直中:造出自己的战机多普勒雷达 给美国看看(下) 重大人物志

国际交流   1974年1月,张直中被恢复副总工程师职务并受命领导新雷达论证工作,重新开始了他的雷达研究。1979年,62岁的他双喜临门,年初升任研究所总工程师,年底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0年4月,张直中率领中国雷达代表团访问美国,出席第二届国际雷达会议。对于中国首次在国际雷达会议上的亮相,与会的各国专家感到新奇,很想了解刚刚开放不久的中国雷达发展情况。他们从会议散发的简历中发觉代表团团长是一位中国雷达研究行业的重要人物,但没有料到的是,这位风度翩翩却不善言谈的银发学者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从容地作了题为《中国雷达技术研究发展概况》的精彩讲演。报告时间不长,但内容翔实、精深,令与会代表大为震动,让知名专家刮目相看。   张直中在报告的结尾深情地说:“我感谢美国电机和电子工程学会(IEEE)给我这个介绍概况的机会。我希望通过科学团体和学会间的相互交流以及科学家之间的个人接触增进我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报告赢得了会场热烈的掌声,各国专家纷纷表示愿和中国同行进行技术交流,由此开启了中国雷达技术的国际交流窗口。   大会主席罗伯特·希尔教授于2011年撰文回忆说:“1980年,一个历史性时刻,张教授那次报告中所表达的‘希望’正在真正地变为现实。”希尔教授当年还特别主持了一个联谊会,款待首次参会的中国代表团。从此,希尔与张直中成为了好朋友,并保持了二十多年的学术往来。由于张直中出访的成功,中国电子学会提议与美国IEEE、英国IEE、日本JICE和法国SEE合作,每年开一次国际雷达会议,轮流在美、英、日、中、法举行,即后来希尔所称的“五轮回”(five-cycle)。   会议结束后,在中国驻美大使馆的安排下,张直中一行参观了美国6个研究所和4所大学,与美国雷达同行充分交流、接触,他们走访了美国“海洋卫星”研究所,观看了即将发射升空的一颗“海洋卫星”,了解有关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方面的发展趋势。同年9月,美国政府派出了由国防部副部长为首的雷达和微波高级代表团回访中国,第一站便是张直中所在的南京第十四研究所。   巴顿先生是美国著名的靶场精密测量雷达专家,张直中的报告也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1986年,他特地走访十四研究所,就单脉冲精密雷达的有关技术与张直中进行交流。   再创辉煌   1980年初,作为研究所的总工程师,张直中被国防科委召去北京,接受研制歼击机脉冲多普勒(PD)雷达的任务,主持该体制样机方案论证和技术攻关。任务下达后,他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全面论证,还加强了多普勒雷达总体室技术力量。年底,张直中带上已论证出的PD雷达总体方案赴京向国防科委组成的专家评审组汇报,获得好评。在其后的两三年,张直中发现有些研究试验需端正路线,也发现一些原未想到的新问题需要解决。经过3年的攻关,取得了初步成果,为实战型机载多普勒雷达的研制开拓了道路。十年磨一剑,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中、低两种重复频率的I型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终于研制成功。   1984年,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美国,与美国军方谈判确定购买美国装在F16战斗机上的脉冲多普勒雷达。美方雷达专家于1987年9月到所介绍其雷达的原理、技术和性能,并告知该雷达在空对地工作方式中,原来是包括实波束成像和将成像清晰度提高8倍的多普勒波束锐化(DBS)。但该专家声明,美国军方已将对地多普勒锐化8倍的技术去除,不给中国了。张直中得知后非常气愤,不能容忍那样出尔反尔的霸道行径,决定自力更生,攻克美国禁让技术,研制出自己的机载雷达对地多普勒锐化,给国人争气。   1989年,该体制样机试制出来,需要将样机带上天空,做固定方位波束锐化比达12倍的试验。雷达上天测试,在空中需要好几个小时时间,同事都劝他不要像以往那样上天了,只要事后查看飞行记录就行了。张直中却认为,观察飞行中的数据变化,对他的研究课题至关重要。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已70多岁的他就是不听劝阻,执意上天。大家只好找来一位医务室医生全程陪同。张直中登上了老式螺旋桨飞机,在南京上空转了近四个小时,圆满地完成了测试任务,成功地在显示器上获得了波束锐化的地形实验图片。下飞机时,张直中面带喜悦,精神特佳,而看护他的医生却头晕了。为了更清楚地认识雷达成像照片的分辨率,实验完毕后,他又叫女儿买来南京市区地图进行对比。   功夫不负苦心人,张直中的机载雷达总体和信息处理研究经历了多次失败和改进,于1989年,顺利通过了国家鉴定,90年代实现某型号机载雷达比美国西屋公司锐化8倍更高的对地多普勒锐化效果,被时任军委主席江泽民称之为“争气雷达”。   1980年,张直中就开始了合成孔径雷达的研究。1985年,在《现代雷达》杂志上,他开办了题为《合成孔径、逆合成孔径雷达和成象雷达》学术讲座,详细介绍合成孔径雷达的基本原理、它们的不同形式、它们的二维分辨力以及偶合和模糊等限制因素,它们的功率、运动补偿、光学和数字处理等内容。   1988年,年过八旬的张直中接受了国家高科技“863计划”项目——“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研究课题。1992年,电子工业部授予他的《逆合成孔径雷达运动补偿和成像》学术论文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一生从事雷达事业的张直中将雷达比作一首美妙的诗,吟诵一辈子也不厌倦。他一生公开发表的雷达研究性论文多达60多篇,最后一篇《机载SAR对动目标三维成像方案的分析》刊载于2009年《现代雷达》杂志第1期。他生前在与笔者交谈时,表达了自己对雷达事业的钟爱,对祖国雷达发展前景的信心与希望:“我有幸经历了中国雷达技术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60年。回顾自己的雷达人生,我无怨无悔,心满意足。人生有限,科学无限。活到老,学到老,以有限逐无限,是科学工作者的无悔本质。我觉得,雷达这个高科技领域,过去、现在、将来都充满着激烈的竞争。凡是最尖端技术,人家‘卡’你,实行‘禁运’,怎么办?唯有靠自力,长志气。当前尤其应大力发展应用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加工等综合工程技术,以有利于在雷达技术总体上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愿建设21世纪富强祖国的年轻‘雷达’人,踏在我们老一辈科学工作者的肩膀上,奋力攀登!”

/ 重大人物志

232 浏览  ·  0 赞

重大人物志——张直中:造出自己的战机多普勒雷达 给美国看看(上) 重大人物志

张直中(1917~2011),雷达与信息处理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电讯专业,1945年赴英国学习雷达和超高频技术,成为我国最早接触雷达技术的人员之一。1950年调往南京雷达研究所(后改称第十四研究所),从事雷达研制工作,先后任设计室主任、设计科科长、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科技顾问、研究员等职。   1978年当选为中国电子学会无线电定位技术分会(原名雷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83年被授予中国电子学会会士。1993年成为中国电子学会雷达分会最高奖——申仲义奖的首位获奖者。1998年获第二届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著有《雷达信号的选择与处理》《合成孔径、逆合成孔径和成像雷达》《微波成像术》和《机载和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导论》等著作。   定向雷达   张直中出身于书香门第,6岁随父母亲定居上海。当时的上海是半殖民地的典型,市内有英租界、法租界、美租界、日租界。一天,张直中上街,看见一个牌子,便问父亲是什么。父亲答:“英租界。”他又问:“英租界是什么?”父亲说:“就是英国人占着我们的地盘。”他们来到外滩海塘公园,他想进去玩,父亲指着公园大门前挂着“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禁牌说:“那儿不能去。”张直中亲眼目睹了洋人雇佣的印度巡捕拿着警棍乱打街上的中国劳工苦力,很纳闷,又问父亲为什么。已是上海挂牌律师的父亲感叹道:“这是因为中国太弱小,外国人可在中国土地上任意欺负我们,不把中国人当人啊。”张直中从此无法忘记国人遭洋人欺凌的情景,幼小的心灵迸发出对帝国主义的憎恨。   中学时代,他看到祖国河山屡遭沦陷,百姓生灵涂炭,发誓要勤奋求学,日后像岳飞那样,精忠报国,洗刷国耻。那时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种论调:国弱是由于中国的工业太不发达,强国必先振兴民族工业。这种“科学救国”、“工业救国”思想深深地植入张直中的心中。   在光华附中的4年里,他一直勤奋刻苦,成绩优良,还时常关注科技动态,吸收新知识。他于1933年就在《科学世界》杂志8期上发表《X线发生的浅说》,在《光华附中》(1935年毕业特刊)上发表《放射浅说》。两篇论文均获得校内外读者的好评。   1936年,张直中考入浙江大学工学院电机系。“七七事变”爆发,打破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浙大被迫西迁。学校抗日气氛浓重,师生一路走,一路抗日宣传、义卖。学校迁至广西宜山时,日军派18架飞机轰炸浙大,投弹100多枚。当时张直中正在教室温习功课,听见飞机声临近,即刻跑出,仰卧在操场上。刹那间仅离他约40米处被炸出一个直径4米左右的大坑,他幸免于难。看着学校仅有的两座宿舍楼被炸毁了一座,教室、办公室、体育室、阅报室、礼堂等被烧掉,百余同学除身上所穿衣服外,书籍、衣服、被褥荡然无存,张直中暗下决心,要为抗日而发奋读书。   浙大电机系当时有电力和电讯两个专业,学生一至三年级均读相同课程,四年级才分专业。张直中定向电讯,是将国防事业作为己任,投身无线电行业,为国效力。   1940年大学毕业后,张直中到重庆电信机械修造厂技术室当了技佐,为抗日部队研制过通话距离达16公里远的军用电子管报话机。由于他勤奋努力,不久提升为技士,工作不到5年,就被国民政府选派,作为访问学者前往英国进修,学习超高频技术和雷达技术。他是第一位到英国皇家通信工程兵学院工厂基地的中国学者,看了当时英国在二战中使用过的三种先进雷达,即警戒雷达、探照灯雷达和炮瞄雷达。零距离的观摩、学习,让张直中开阔了眼界。他立下鸿鹄之志,以开发祖国雷达事业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   1947年学成归国回到重庆工厂后不久,他就发表了第一篇雷达论文,刊登在《联勤学术研究季刊》杂志创刊号,详细介绍了英国研制的S.L.C.MKⅥ式探照灯雷达。   由于时值国共内战,民国政府全无振兴工业和发展先进技术的迹象,张直中将研制雷达的希望和热情,寄托给了中国共产党。他的上司非常欣赏其才干,曾劝他一同飞往台湾。但他不为所动,自信只有新中国才能实现他的雷达梦想。   中国雷达   1950年10月,重庆电信机械修造厂接到北京密令,调张直中前往军委通信部南京雷达研究所工作。张直中得知后,非常兴奋,英雄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中国的雷达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于50年代,经历了从装配修理、仿制改进到自行研制的过程,张直中是整个中国雷达发展历程的见证人、规划、设计者。   张直中到南京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主持整修各式日、美雷达100多部,运往东北,部署在鸭绿江边,用于志愿军抗美援朝。1952年上半年,张直中接受了一个月内要完成4部101警戒雷达的任务。他的团队争分夺秒,成功攻克了发射机不稳定的技术难关,不到一个月时间,4部雷达及时运到朝鲜前线,有力地保障了志愿军的防空作战。由于张直中在雷达整修工作中解决了若干技术关键问题,1952年荣立了四等功。   1953年,研究所成立设计室,张直中被任命为主任,受命仿制苏式防空警戒雷达。当时所里没有一张雷达图纸,只有一台没有天线的苏式П-3型样机。在没有任何借鉴和参数的情况下,只能从零开始,自行设计。张直中率领十多名技术骨干和十多名新分配来的大学生进行全机系统及天线馈线设计。大家凭借“管中窥豹”、“一叶知秋”的思维模式,实施“反设计”,通过不断地测绘、试制、改进,难关一个又一个被攻克。参加研制的工作人员在一年内,每天都保持高负载的工作量,最终仿制成功第一部国产中程防空米波警戒雷达,从此,中国开始自行制造雷达。   1956年,张直中升任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负责领导新技术的研发工作。他认为搞军用雷达必须以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技术、新体制为研究的主要目的,新产品设计必须为当时或不久的将来的国防需要服务。他主持低空警戒雷达的方案论证,采用动目标雷达新体制,解决了抗地杂波干扰的难题,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部微波动目标显示雷达。   在科学分析国外雷达技术发展状况和国内电子工业技术的基础上,张直中于20世纪60年代初,果断地提出在角跟踪体制上,应该放弃美国50年代前期的磨石山体制,走一条自主开发的道路。他与他的团队展开了脉冲压缩课题研究,弄通了国外杂志上仍在原理性探讨的单脉冲跟踪体制的科学原理和实施方法,自主研制成功在我国雷达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部单脉冲试验雷达,为60年代中、后期研制导弹、卫星靶场精密测量雷达作好了技术上的准备。   1964年6月,中国电子学会在北京科学会堂举办第十二次无线电电子学科学技术报告会,张直中应邀作题为《雷达技术的现况及发展趋势》的学术报告,报告叙述雷达在空间时代的应用以及为了满足这些新用途而创建的新体制和新技术,说明国际上最近十年来这方面的情况并预测了今后十年的发展趋势,听众多达600人。   正当张直中全身心地研制大型单脉冲精密跟踪测量雷达,且初显成果时,“文革”爆发了,张直中的研究工作戛然而止。造反派以他曾在国民党联勤部所属的重庆电信机械修造厂担任过相当于总工程师职务几年为由,将他列为“清理阶级队伍”的对象,关入“牛棚”。解放前夕,国民党联勤部高官去了台湾,张直中虽未跟从,造反派却强行指控他为“埋伏得很深的特务”。家被抄两次,均没有找到他所谓做“特务”的证据,只得将写有“本缄”二字的几封亲友给他的信封,说成是特务间联络的暗号。然而,此时的张直中非常坦荡,坚信历史的清白,对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依然无怨无悔。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传来了好消息,张直中参与研制的单脉冲精密测量跟踪雷达成功完成了任务,这让身陷逆境的他获得了不少精神安慰。   1972年,他仍不能恢复雷达设计工作。之后的一年半时间,他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去北京翻译并总校了一部数百万字的《雷达手册》;二是总结了自己十多年来在雷达信号处理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完成一部《雷达信号的选择与处理》书稿。

/ 重大人物志

381 浏览  ·  0 赞

重大人物志——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雷达与信息处理技术专家张直中 重大人物志

张直中是我国著名的雷达与信息处理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他一生对雷达技术执着钻研,乐此不疲,是我国雷达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的科研技术成果引领着我国雷达的发展。   1917年4月1日,张直中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市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他就坚定了“要为中国的现代化工业而献身”的信念。1936年他考入浙江大学电机工程系,并在1945年留学英国来赛斯特大学和通信兵学院,主攻雷达和超高频技术,同时也学习过收音机和黑白电视机制造技术。回国后,被调到南京第一电信技术研究所任工程师的张直中,由此开始了他热衷的雷达科研事业。      在雷达研究中,张直中悉心钻研,时刻关注国际雷达发展高新技术的动向,在他的指导下诞生了我国多个雷达第一。1951年,张直中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研制成我国第一批自行设计的雷达天线和高频传输系统,并于1953年仅凭着一部缺天线的样机,成功仿制我国第一部中程警戒雷达。1964年,为了建立我国对洲际导弹的防御能力,他迎难而上,首次提出用相控阵体制解决导弹预警问题,应用于我国第一部单脉冲实验雷达研制上并取得成功,奠定了控阵雷达的基础。在张直中的主持和指导下,我国成功拥有了微波动目标显示雷达、脉冲压缩雷达、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等。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又开始了对逆合成孔径雷达进行研究。雷达新体制和新技术的发现,是张直中最大的贡献,在世界雷达领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除了科研工作,张直中积极领导和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在1980年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雷达会议上受到多名雷达专家的关注。他也在国际性和全国性会议及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了《雷达信号的选择与处理》、《微波成像术》等多部著作。曾获得电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工程院科技进步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   生活中的张直中朴素和蔼,但这平凡的外表下有着他一生不平凡的科研精神和功绩。他始终为使我国的雷达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缩小差距而努力,成为我国雷达科研的学术带头人。他以坚忍不拔的勇气和探索精神,始终走在中国雷达新型技术研究的最前沿。

/ 重大人物志

295 浏览  ·  0 赞

重大人物志——张直中:无悔的雷达人生 重大人物志

国际交流 1974年1月,张直中被恢复副总工程师职务并受命领导新雷达论证工作,重新开始了他的雷达研究。1979年,62岁的他双喜临门,年初升任研究所总工程师,年底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0年4月,张直中率领中国雷达代表团访问美国,出席第二届国际雷达会议。对于中国首次在国际雷达会议上的亮相,与会的各国专家感到新奇,很想了解刚刚开放不久的中国雷达发展情况。他们从会议散发的简历中发觉代表团团长是一位中国雷达研究行业的重要人物,但没有料到的是,这位风度翩翩却不善言谈的银发学者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从容地作了题为《中国雷达技术研究发展概况》的精彩讲演。报告时间不长,但内容翔实、精深,令与会代表大为震动,让知名专家刮目相看。 张直中在报告的结尾深情地说:“我感谢美国电机和电子工程学会(IEEE)给我这个介绍概况的机会。我希望通过科学团体和学会间的相互交流以及科学家之间的个人接触增进我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报告赢得了会场热烈的掌声,各国专家纷纷表示愿和中国同行进行技术交流,由此开启了中国雷达技术的国际交流窗口。 大会主席罗伯特·希尔教授于2011年撰文回忆说:“1980年,一个历史性时刻,张教授那次报告中所表达的‘希望’正在真正地变为现实。”希尔教授当年还特别主持了一个联谊会,款待首次参会的中国代表团。从此,希尔与张直中成为了好朋友,并保持了二十多年的学术往来。由于张直中出访的成功,中国电子学会提议与美国IEEE、英国IEE、日本JICE和法国SEE合作,每年开一次国际雷达会议,轮流在美、英、日、中、法举行,即后来希尔所称的“五轮回”(five-cycle)。 会议结束后,在中国驻美大使馆的安排下,张直中一行参观了美国6个研究所和4所大学,与美国雷达同行充分交流、接触,他们走访了美国“海洋卫星”研究所,观看了即将发射升空的一颗“海洋卫星”,了解有关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方面的发展趋势。同年9月,美国政府派出了由国防部副部长为首的雷达和微波高级代表团回访中国,第一站便是张直中所在的南京第十四研究所。 巴顿先生是美国著名的靶场精密测量雷达专家,张直中的报告也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1986年,他特地走访十四研究所,就单脉冲精密雷达的有关技术与张直中进行交流。 再创辉煌 1980年初,作为研究所的总工程师,张直中被国防科委召去北京,接受研制歼击机脉冲多普勒(PD)雷达的任务,主持该体制样机方案论证和技术攻关。任务下达后,他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全面论证,还加强了多普勒雷达总体室技术力量。年底,张直中带上已论证出的PD雷达总体方案赴京向国防科委组成的专家评审组汇报,获得好评。在其后的两三年,张直中发现有些研究试验需端正路线,也发现一些原未想到的新问题需要解决。经过3年的攻关,取得了初步成果,为实战型机载多普勒雷达的研制开拓了道路。十年磨一剑,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中、低两种重复频率的I型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终于研制成功。 1984年,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美国,与美国军方谈判确定购买美国装在F16战斗机上的脉冲多普勒雷达。美方雷达专家于1987年9月到所介绍其雷达的原理、技术和性能,并告知该雷达在空对地工作方式中,原来是包括实波束成像和将成像清晰度提高8倍的多普勒波束锐化(DBS)。但该专家声明,美国军方已将对地多普勒锐化8倍的技术去除,不给中国了。张直中得知后非常气愤,不能容忍那样出尔反尔的霸道行径,决定自力更生,攻克美国禁让技术,研制出自己的机载雷达对地多普勒锐化,给国人争气。 1989年,该体制样机试制出来,需要将样机带上天空,做固定方位波束锐化比达12倍的试验。雷达上天测试,在空中需要好几个小时时间,同事都劝他不要像以往那样上天了,只要事后查看飞行记录就行了。张直中却认为,观察飞行中的数据变化,对他的研究课题至关重要。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已70多岁的他就是不听劝阻,执意上天。大家只好找来一位医务室医生全程陪同。张直中登上了老式螺旋桨飞机,在南京上空转了近四个小时,圆满地完成了测试任务,成功地在显示器上获得了波束锐化的地形实验图片。下飞机时,张直中面带喜悦,精神特佳,而看护他的医生却头晕了。为了更清楚地认识雷达成像照片的分辨率,实验完毕后,他又叫女儿买来南京市区地图进行对比。 功夫不负苦心人,张直中的机载雷达总体和信息处理研究经历了多次失败和改进,于1989年,顺利通过了国家鉴定,90年代实现某型号机载雷达比美国西屋公司锐化8倍更高的对地多普勒锐化效果,被时任军委主席江泽民称之为“争气雷达”。 1980年,张直中就开始了合成孔径雷达的研究。1985年,在《现代雷达》杂志上,他开办了题为《合成孔径、逆合成孔径雷达和成象雷达》学术讲座,详细介绍合成孔径雷达的基本原理、它们的不同形式、它们的二维分辨力以及偶合和模糊等限制因素,它们的功率、运动补偿、光学和数字处理等内容。 1988年,年过八旬的张直中接受了国家高科技“863计划”项目——“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研究课题。1992年,电子工业部授予他的《逆合成孔径雷达运动补偿和成像》学术论文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一生从事雷达事业的张直中将雷达比作一首美妙的诗,吟诵一辈子也不厌倦。他一生公开发表的雷达研究性论文多达60多篇,最后一篇《机载SAR对动目标三维成像方案的分析》刊载于2009年《现代雷达》杂志第1期。他生前在与笔者交谈时,表达了自己对雷达事业的钟爱,对祖国雷达发展前景的信心与希望:“我有幸经历了中国雷达技术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60年。回顾自己的雷达人生,我无怨无悔,心满意足。人生有限,科学无限。活到老,学到老,以有限逐无限,是科学工作者的无悔本质。我觉得,雷达这个高科技领域,过去、现在、将来都充满着激烈的竞争。凡是最尖端技术,人家‘卡’你,实行‘禁运’,怎么办?唯有靠自力,长志气。当前尤其应大力发展应用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加工等综合工程技术,以有利于在雷达技术总体上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愿建设21世纪富强祖国的年轻‘雷达’人,踏在我们老一辈科学工作者的肩膀上,奋力攀登!”

/ 重大人物志

175 浏览  ·  0 赞

重大人物志——张直中:无悔的雷达人生(上) 重大人物志

张直中(1917~2011),雷达与信息处理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电讯专业,1945年赴英国学习雷达和超高频技术,成为我国最早接触雷达技术的人员之一。1950年调往南京雷达研究所(后改称第十四研究所),从事雷达研制工作,先后任设计室主任、设计科科长、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科技顾问、研究员等职。 1978年当选为中国电子学会无线电定位技术分会(原名雷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83年被授予中国电子学会会士。1993年成为中国电子学会雷达分会最高奖——申仲义奖的首位获奖者。1998年获第二届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著有《雷达信号的选择与处理》《合成孔径、逆合成孔径和成像雷达》《微波成像术》和《机载和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导论》等著作。 ■钱永红 定向雷达 张直中出身于书香门第,6岁随父母亲定居上海。当时的上海是半殖民地的典型,市内有英租界、法租界、美租界、日租界。一天,张直中上街,看见一个牌子,便问父亲是什么。父亲答:“英租界。”他又问:“英租界是什么?”父亲说:“就是英国人占着我们的地盘。”他们来到外滩海塘公园,他想进去玩,父亲指着公园大门前挂着“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禁牌说:“那儿不能去。”张直中亲眼目睹了洋人雇佣的印度巡捕拿着警棍乱打街上的中国劳工苦力,很纳闷,又问父亲为什么。已是上海挂牌律师的父亲感叹道:“这是因为中国太弱小,外国人可在中国土地上任意欺负我们,不把中国人当人啊。”张直中从此无法忘记国人遭洋人欺凌的情景,幼小的心灵迸发出对帝国主义的憎恨。 中学时代,他看到祖国河山屡遭沦陷,百姓生灵涂炭,发誓要勤奋求学,日后像岳飞那样,精忠报国,洗刷国耻。那时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种论调:国弱是由于中国的工业太不发达,强国必先振兴民族工业。这种“科学救国”、“工业救国”思想深深地植入张直中的心中。 在光华附中的4年里,他一直勤奋刻苦,成绩优良,还时常关注科技动态,吸收新知识。他于1933年就在《科学世界》杂志8期上发表《X线发生的浅说》,在《光华附中》(1935年毕业特刊)上发表《放射浅说》。两篇论文均获得校内外读者的好评。 1936年,张直中考入浙江大学工学院电机系。“七七事变”爆发,打破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浙大被迫西迁。学校抗日气氛浓重,师生一路走,一路抗日宣传、义卖。学校迁至广西宜山时,日军派18架飞机轰炸浙大,投弹100多枚。当时张直中正在教室温习功课,听见飞机声临近,即刻跑出,仰卧在操场上。刹那间仅离他约40米处被炸出一个直径4米左右的大坑,他幸免于难。看着学校仅有的两座宿舍楼被炸毁了一座,教室、办公室、体育室、阅报室、礼堂等被烧掉,百余同学除身上所穿衣服外,书籍、衣服、被褥荡然无存,张直中暗下决心,要为抗日而发奋读书。 浙大电机系当时有电力和电讯两个专业,学生一至三年级均读相同课程,四年级才分专业。张直中定向电讯,是将国防事业作为己任,投身无线电行业,为国效力。 1940年大学毕业后,张直中到重庆电信机械修造厂技术室当了技佐,为抗日部队研制过通话距离达16公里远的军用电子管报话机。由于他勤奋努力,不久提升为技士,工作不到5年,就被国民政府选派,作为访问学者前往英国进修,学习超高频技术和雷达技术。他是第一位到英国皇家通信工程兵学院工厂基地的中国学者,看了当时英国在二战中使用过的三种先进雷达,即警戒雷达、探照灯雷达和炮瞄雷达。零距离的观摩、学习,让张直中开阔了眼界。他立下鸿鹄之志,以开发祖国雷达事业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 1947年学成归国回到重庆工厂后不久,他就发表了第一篇雷达论文,刊登在《联勤学术研究季刊》杂志创刊号,详细介绍了英国研制的S.L.C. MK Ⅵ式探照灯雷达。 由于时值国共内战,民国政府全无振兴工业和发展先进技术的迹象,张直中将研制雷达的希望和热情,寄托给了中国共产党。他的上司非常欣赏其才干,曾劝他一同飞往台湾。但他不为所动,自信只有新中国才能实现他的雷达梦想。 中国雷达 1950年10月,重庆电信机械修造厂接到北京密令,调张直中前往军委通信部南京雷达研究所工作。张直中得知后,非常兴奋,英雄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中国的雷达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于50年代,经历了从装配修理、仿制改进到自行研制的过程,张直中是整个中国雷达发展历程的见证人、规划、设计者。 张直中到南京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主持整修各式日、美雷达100多部,运往东北,部署在鸭绿江边,用于志愿军抗美援朝。1952年上半年,张直中接受了一个月内要完成4部101警戒雷达的任务。他的团队争分夺秒,成功攻克了发射机不稳定的技术难关,不到一个月时间,4部雷达及时运到朝鲜前线,有力地保障了志愿军的防空作战。由于张直中在雷达整修工作中解决了若干技术关键问题,1952年荣立了四等功。 1953年,研究所成立设计室,张直中被任命为主任,受命仿制苏式防空警戒雷达。当时所里没有一张雷达图纸,只有一台没有天线的苏式П-3型样机。在没有任何借鉴和参数的情况下,只能从零开始,自行设计。张直中率领十多名技术骨干和十多名新分配来的大学生进行全机系统及天线馈线设计。大家凭借“管中窥豹”、“一叶知秋”的思维模式,实施“反设计”,通过不断地测绘、试制、改进,难关一个又一个被攻克。参加研制的工作人员在一年内,每天都保持高负载的工作量,最终仿制成功第一部国产中程防空米波警戒雷达,从此,中国开始自行制造雷达。 1956年,张直中升任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负责领导新技术的研发工作。他认为搞军用雷达必须以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技术、新体制为研究的主要目的,新产品设计必须为当时或不久的将来的国防需要服务。他主持低空警戒雷达的方案论证,采用动目标雷达新体制,解决了抗地杂波干扰的难题,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部微波动目标显示雷达。 在科学分析国外雷达技术发展状况和国内电子工业技术的基础上,张直中于20世纪60年代初,果断地提出在角跟踪体制上,应该放弃美国50年代前期的磨石山体制,走一条自主开发的道路。他与他的团队展开了脉冲压缩课题研究,弄通了国外杂志上仍在原理性探讨的单脉冲跟踪体制的科学原理和实施方法,自主研制成功在我国雷达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部单脉冲试验雷达,为60年代中、后期研制导弹、卫星靶场精密测量雷达作好了技术上的准备。 1964年6月,中国电子学会在北京科学会堂举办第十二次无线电电子学科学技术报告会,张直中应邀作题为《雷达技术的现况及发展趋势》的学术报告,报告叙述雷达在空间时代的应用以及为了满足这些新用途而创建的新体制和新技术,说明国际上最近十年来这方面的情况并预测了今后十年的发展趋势,听众多达600人。 正当张直中全身心地研制大型单脉冲精密跟踪测量雷达,且初显成果时,“文革”爆发了,张直中的研究工作戛然而止。造反派以他曾在国民党联勤部所属的重庆电信机械修造厂担任过相当于总工程师职务几年为由,将他列为“清理阶级队伍”的对象,关入“牛棚”。解放前夕,国民党联勤部高官去了台湾,张直中虽未跟从,造反派却强行指控他为“埋伏得很深的特务”。家被抄两次,均没有找到他所谓做“特务”的证据,只得将写有“本缄”二字的几封亲友给他的信封,说成是特务间联络的暗号。然而,此时的张直中非常坦荡,坚信历史的清白,对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依然无怨无悔。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传来了好消息,张直中参与研制的单脉冲精密测量跟踪雷达成功完成了任务,这让身陷逆境的他获得了不少精神安慰。 1972年,他仍不能恢复雷达设计工作。之后的一年半时间,他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去北京翻译并总校了一部数百万字的《雷达手册》;二是总结了自己十多年来在雷达信号处理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完成一部《雷达信号的选择与处理》书稿。

/ 重大人物志

196 浏览  ·  0 赞

重大人物志——张直中:中国科普作家网介绍 重大人物志

张直中,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我国雷达技术的主要先驱者,发展我国脉冲压缩雷达技术、脉冲多普勒雷达技术、微波成像雷达技术等的学术带头人。他是我国动目标显示雷达、单脉冲精密跟踪雷达、相控阵预警雷达等工程的倡导者,为发展我国雷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 重大人物志

57 浏览  ·  0 赞

重大人物志——张直中的雷达之路 重大人物志

中国的雷达技术研究, 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 50年代取得一定发展, 经历了从装配修理、 仿制改进到自行研制的过程。 张直中, 我国最早接触雷达技术的人员之一, 也是中国雷达发展历程的 见证人、规划、设计者。 在他手中诞生了诸多中国雷达的第一。 “前人的阶梯,自己的思路。 唯实求真,灵活执着,知难不退”, 是他的雷达人生格言。 2011年4月1日,张直中在寓所欢度94岁生日(钱永红摄影) 1 为中华崛起发愤学习 1917年, 张直中出生于浙江省海宁盐官镇, 6岁时随父母定居上海。 在尚公小学接受了良好的小学教育。 中学时代, 张直中眼看祖国河山屡遭沦陷, “科学救国”“工业救国”的思想 在那时便深深根植于他的心中。 中学时代的张直中 1933年, 他在《科学世界》杂志第8期 发表《X线发生的浅说》, 论文叙述了X线的发明, 获得校内外读者的好评。 1936年,张直中考入 浙江大学工学院电机工程系。 因“七七事变”爆发, 浙大被迫西迁。 学校迁址后依然遭到了日军的轰炸, 最危险的时候, 他离炸弹的弹坑只有40米。 面对满目疮痍的校园, 张直中下定决心, 誓为抗日而发奋读书。 他选定电讯研究方向, 将国防事业作为己任, 准备用科学知识投身无线电行业。 1940年8月, 浙大举行毕业典礼, 竺可桢校长以荀子的名言 “君子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激励毕业生肩负起抗战建国的使命、 为国家做贡献。 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1940年签名赠与张直中的照片 1940年大学毕业后, 张直中前往重庆 在电信机械修造厂技术室工作 后来,他得到了前往英国 学习超高频技术和雷达技术的机会, 他是英国皇家通信工程兵学院工厂基地的 第一位中国学者。 40年代张直中在重庆电信机械修造厂调试设备 在英国, 张直中实地观察了 在二战中使用过的三种先进雷达, 警戒雷达、探照灯雷达和炮瞄雷达。 零距离的观摩、学习, 让他开阔了眼界。 他立下鸿鹄之志, 以开发祖国雷达事业 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 1947年,张直中学成归国, 他的第一篇雷达论文, 刊登在《联勤学术研究季刊》 杂志创刊号上。 论文详细介绍了英国研制的 S.L.C. MK Ⅵ式探照灯雷达。 1948年,张直中在《联勤学术研究季刊》创刊号发表论文,介绍英国探照灯雷达 由于时值国共内战, 民国政府已无振兴工业 和发展先进技术的迹象, 于是,张直中决定 将研制国产雷达的计划和热情, 寄托给中国共产党。 他相信, 只有新中国才能实现自己的雷达梦想。 2 走出自己的雷达道路 1950年10月,张直中被调往 军委通信部南京雷达研究所工作。 他觉得终于找到了自己梦想路径。 1952年上半年, 张直中接受任务, 用一个月的时间, 完成四部101警戒雷达的研制。 他和团队争分夺秒, 成功攻克了发射机不稳定的技术难关。 四部雷达及时运到朝鲜前线, 有力地保障了志愿军的防空作战。 1953年, 研究所成立设计室, 张直中为主任, 受命仿制苏式防空警戒雷达。 当时没有一张雷达图纸, 只有一台没有天线的苏式П—3型样机。 在没有任何借鉴和参数的情况下, 张直中从零开始, 率领了十多名技术骨干 和十多名新分配来的大学生, 进行全机系统及天线馈线设计。 通过不断地测绘、试制、改进, 最终成功仿制出第一部 国产实战型中程防空米波警戒雷达。 从此,中国有了自行制造雷达的历史。 1956年, 张直中升任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负责领导新技术的研发工作。 20世纪60年代初, 张直中提出放弃 美国1950年代前期的 “磨石山”(Millstone)体制, 走一条自主开发的道路。 他与团队一起展开 脉冲压缩课题研究, 把国外杂志上处于原理性探讨的 单脉冲跟踪体制的科学原理 和实施方法弄通了, 并自主成功研制了 我国雷达发展史上 第一部单脉冲试验雷达, 为60年代中后期 研制导弹和卫星靶场精密测量雷达 做好了技术上的准备。 1965年,张直中获国防部长颁发的预备役军官兵役证 1964年6月, 中国电子学会举办 第十二次无线电电子学 科学技术报告会, 在报告中,他说: “终有一天我国的雷达事业 将列在最先进之列。” 1970年4月24日, 我国成功发射了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传来了 张直中参与研制的 单脉冲精密测量跟踪雷达 成功完成任务的好消息, 这让身陷逆境的他获得了精神安慰。 1972年, 张直中翻译并总校了 数百万字的《雷达手册》。 他还总结了自己十多年来 在雷达信号处理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撰写出版了专著 《雷达信号的选择与处理》。 1979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雷达专著《雷达信号的选择与处理》 3 开启雷达交流国际之窗 1980年4月, 张直中率领中国雷达代表团访问美国, 参加第二届国际雷达会议。 这是中国首次 在国际雷达会议上的亮相, 国外都想了解中国的雷达发展情况。 张直中《中国雷达技术研究发展概况》Survey Paper – Rada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英文演讲稿(1980年) 张直中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做演讲, 题为《中国雷达技术研究发展概况》。 报告不长,但内容详实, 与会代表对中国的雷达技术水平 大为震动。 报告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各国专家纷纷示意 要与中国同行进行技术交流, 由此开启了 中国雷达技术的国际交流窗口。 2003年,张直中(右)与美国希尔教授在合成孔径雷达合肥会议的合影 4 造出中国的DBS争气雷达 1980年初, 作为研究所的总工程师, 张直中接受了研制 歼击机脉冲多普勒(PD)雷达的任务。 他亲自主持 该体制样机方案论证和技术攻关, 还加强了多普勒雷达总体室技术力量。 年底,张直中带着总体方案 向国防科委组成的专家评审组汇报, 获得好评。 但在其后的研发过程中, 张直中发现有些研究试验需端正路线, 一些原未想到的新问题需要解决。 经过3年的攻关, 他们取得了初步成果, 为研制实战型机载多普勒雷达 开拓了道路。 1990年代,张直中在十四研究所办公楼顶介绍雷达设备(侯艺兵摄影) 1984年, 中国军事代表团与美国军方谈判 购买F16战斗机上的脉冲多普勒雷达。 1987年,美方同意出售, 但所售产品中并不包括 将成像清晰度提高8倍的 脉冲多普勒雷达中的 多普勒波束锐化功能。 张直中得知后非常气愤, 决定自力更生。 1989年, 该体制样机成功试制出来, 需要将样机带上天空, 做固定方位波束锐化比达12倍的试验。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 已经70多岁的他不听劝阻, 执意登机试验。 张直中登上了老式螺旋桨飞机, 在南京上空转了近四个小时, 圆满地完成了测试任务, 成功地在显示器上 获得了波束锐化的地形实验图片。 功夫不负苦心, 1989年, 机载雷达总体和信息处理研究 终于顺利通过了国家鉴定。 20世纪90年代, 研发出某新型号机载雷达, 其所包含的多普勒波束锐化功能效果 相比美产雷达, 效果提高了8倍多。 被国家领导人称为“争气雷达”。 一生从事雷达事业的张直中 将雷达比作一首美妙的诗, 吟诵一辈子也不厌倦。 在与笔者交谈时,他表达了对雷达事业的钟爱,对祖国雷达发展前景的信心与希望:“我有幸经历了中国雷达技术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60年。回顾自己的雷达人生,我无怨无悔,心满意足。人生有限,科学无限。愿建设二十一世纪富强祖国的年轻‘雷达’人,踏在我们老一辈科学工作者的肩膀上,奋力攀登!” 张直中 (1917.4-2011.9) 雷达与信息处理技术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者简介: 钱永红,浙江大学校史研究会特聘研究员,近二十年来致力于现代科学家、教育家的传记整理工作,编辑出版专著两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参考文献: 1. 王福如. 张直中.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 第三集. (1992年)北京:科学出版社. 2. 钱永红. 张直中:无悔的雷达人生. 跨越时代的百位中国科学家 第三册(2017年)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3. 张直中口述,钱永红访问整理. 雷达人生——张直中口述自传.(2013年)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4. 本文图片来源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 重大人物志

338 浏览  ·  0 赞

重大人物志——顾乐观等人事迹:重庆大学上演原创话剧《光华》 展现“高电压”王牌专业跨越式发展 重大人物志

重庆大学上演原创话剧《光华》 展现“高电压”王牌专业跨越式发展,展现在顾乐观教授、孙才新院士、颜怀良教授等人的带领下创建的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高电压”科研团队,时刻着眼国家长远需求,不抱怨、不放任、不等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短短几十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使重庆大学“高电压”专业成长为国内前列、世界领先的王牌专业的壮阔历程。 14-15日晚,重庆大学师生团队原创的话剧《光华》在重大虎溪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大剧场精彩上演,学校2千余人现场观看了演出。 《光华》取材于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高电压”科研团队,讲述了科研团队从上世纪70年代成立到今天,在顾乐观教授、孙才新院士、颜怀良教授等人的带领下,时刻着眼国家长远需求,不抱怨、不放任、不等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短短几十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使重庆大学“高电压”专业成长为国内前列、世界领先的王牌专业的壮阔历程。 《光华》通过三代高压人的奋斗故事,突出了“高电压”团队一直传承的“板车精神”“箩筐精神”;“不计得失,不掉链子,共进退,同发展”的团队精神;“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的“重大精神”;以及“为科学、为未来”的“科学精神”。同时也通过师生几代人的传承彰显着崇高的“师德师风”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时代精神。 本次演出共有三幕。讲述了从高电压专业刚刚成立,实验室从一穷二白到攒下了一些电力公司和国家淘汰下来的旧电力设备,为学生们的学习,为基础科研打下了一个基础;再到“高电压”实验室规划了未来学科发展方向,集中“高电压”实验室自主创新研发的新设备,“高电压”专业真正跻身到国内前列,参与进众多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电力工程领域,获准建设“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最后到剧目高潮和结尾部分,讲述2008年春节前夕,南方19省长期雨雾天气导致雨凇灾害,输电铁塔倒塌,城市断电,旅客严重滞留。团队将实验室测算的融冰数据带到救灾第一线,他们提供的“直流融冰”方法奏效,冰凌从电线上大片剥落,输电线路逐渐恢复。冰灾启发团队开始建设“雪峰山野外覆冰实验室”他们也意识到,不忘初心,未来奋进之路更加光辉灿烂。 此次话剧共有演员21人,为了更好的融入角色,增强话剧的演出效果,他们进行了多次高强度排练,他们积极查阅书籍、浏览先进事迹,了解角色底蕴,并全身心投入、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深切领会学校“高压电”科研团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重庆大学电影学院老师、《光华》编剧孙丽萍介绍,“我们从3月中旬开始筹备,前期用两个月的时间共采访了14位高电压学科的骨干和青年老师们。通过他们讲述的老师的故事,我们开始构思、调整、修改剧本架构,7月中旬完成剧本初稿。8月20日,学校电影学院8个专业、105位师生,和电气学院5位同学返回学校,我们一边修改剧本,他们一边排练。我们用52天的时间完成了剧目的舞台创作。” 在紧张的排练期间,演员们没有休息过。孙丽萍说:“他们把所有的课余时间用来创作、排练,到正式演出之前,21位演员里面有6位因劳累过度、免疫力下降住院,还有位同学发高烧,去药房买药、吃药又回来接着排练,大家共同担起这份责任感、使命感,尽全力把事情做好,这是让我最感动的地方,这次表演完,我们打算继续打磨和加工,无论是剧本还是舞台效果的呈现,我们都要再提升,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就是让《光华》打造成精品,让学校高压电科研团队艰苦奋斗的精神更好的传承下去。”

/ 重大人物志

586 浏览  ·  0 赞

重大人物志——张直中:中国工程院人物介绍 重大人物志

张直中(1917.4.1-2011.9.16)雷达与信息处理技术专家。浙江省海宁人。194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45年至1947年在英国进修。原电子工业部第十四研究所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兼职教授。曾任电子工业部第十四所总工程师。1953年主持试制了中国第一部中程对空警戒雷达,并批量生产。1957年指导研制中国第一部微波动目标显示雷达。1961年开展单脉冲调制的研究,并于1964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部单脉冲试验雷达,为研制导弹、卫星无线电测量设备奠定了基础。领导了色散延时线和脉冲压缩电路的研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雷达。80年代开展多卜勒波束锐化、逆合成孔径雷达等多项技术的研究,取得成果。著有《雷达信号的选择与处理》、《微波成象术》、《机载和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导论》等。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重大人物志

159 浏览  ·  0 赞

重大人物志——张直中:荣誉表彰 重大人物志

荣誉表彰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8年张直中获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证书 人才培养 此外,他还一直兼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和硕士生与博士生导师,先后带出了8名硕士生和3名博士生。

/ 重大人物志

59 浏览  ·  0 赞

重大人物志——张直中:主要科研成就 重大人物志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53年主持试制了中国第一部中程对空警戒雷达,并批量生产。1957年指导研制中国第一部微波动目标显示雷达。1961年开展单脉冲调制的研究,并于1964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部单脉冲试验雷达,为研制导弹、卫星无线电测量设备奠定了基础。领导了色散延时线和脉冲压缩电路的研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雷达。80年代开展多卜勒波束锐化、逆合成孔径雷达等多项技术的研究,取得成果。 [1] 微波动目标雷达 1953年,张直中受命主持仿制苏式П—3型雷达。当时技术环境很差,没有图纸资料,只有一部缺天线的样机。他负责雷达系统论证及天线馈线设计,经过他和其他同志的努力,试制成功了第一部国产的中程警戒雷达,从此开始了中国自行设计和生产雷达的历史。 从中国进入自行设计雷达开始,张直中就抱着要跟踪国际上雷达先进水平的信心与决心。他悉心研究国外雷达的新技术、新动向,并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系列采用新体制新技术的实施方案。 1957年,当时任国营七二○厂副总工程师的张直中,接受了主持研制低空警戒雷达(方案论证)的任务。他认为应采用一种在中国尚属首次涉猎的动目标显示雷达体制,并提出了应先解决减少地杂波强度的两个课题:一是低打地能量的余割平方天线,二是地杂波对消的技术。根据他指出的方向,展开了技术攻关,取得了成果,终于研制成了中国第一部微波动目标显示雷达。 1958年,十四所受命研制中国第一部大型超远程跟踪雷达。作为技术负责人,张直中科学地分析了国外雷达技术的发展状况和国内电子工业的技术基础。首先,他认为研制超远程跟踪雷达参考美国50年代前期的“磨石山”雷达已经落后,因这种雷达角跟踪采用圆锥扫描方式,由于脉间的幅度起伏限制了角跟踪精度的提高,而国际上正在开发脉冲压缩、单脉冲跟踪等新技术,前者能解决探测距离远同时又有高距离分辨力及测距精度,后者能提高角跟踪精度、推远跟踪离和具有优良的抗干扰性能。因此,他认为先进的超远程跟踪雷达应是单脉冲测角和脉冲压缩体制,接收机应采用抵噪声参量放大器,1961年,十四所在他的主持下开展了单脉冲跟踪体制的研究,并于1964年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部四馈源和差单脉冲试验雷达;它证明了在同样的条件下,单脉冲测角精度确实显著优于圆锥扫描。这个高技术成果还为十四所以后研制“导弹、卫星无线电测控系统”中的单脉冲精密测量雷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表“雷达信号理论与脉冲压缩”论文 1962年,张直中发表了“雷达信号理论与脉冲压缩”论文,对中国雷达行业研究脉冲压缩技术起了推动作用。他主持开展的脉冲压缩课题,也证明了线性调频脉冲压缩在性能上与可实现性上都优于二相编码方案。1964年,在一台407型远程警戒雷达上改装成中国第一台采用体波色散延时线的线性调频脉冲压缩试验雷达,验证了系统的压缩效果,取得了雷达脉冲压缩技术系统设计的实践经验。1964年和1965年,因中国要研制远程和超远程雷达,他提出为适应不同雷达的需要,要探索各种不同的线性调频信号的产生和处理办法。在张直中的主持下,十四所对色散延时线和脉冲压缩电路技术的研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能够提供各种不同雷达需要的色散线和脉冲压缩电路。十四所的一系列脉冲压缩技术成果首先用在110超远程精密跟踪雷达上,接着又用在583频扫三座标试验雷达、7010相控阵预警雷达、112—1超视距实验雷达、147—1机载脉冲多卜勒雷达、146—1和385固态三座标雷达等上面。 相控阵预警雷达 60年代,在讨论贯彻毛主席关于“有矛必有盾”的战略防御思想体系时,张直中提出中国的战略预警系统应该采用国际上新发展起来的先进的相控阵预警雷达。这种雷达的天线波速采用电扫描,无惯性,可在空间迅速跃变,具有同时搜索和多目标跟踪能力,是最有效的导弹预警体制。如果用国外50年代的老方案,即用两台机械扫描的超远程跟踪雷达执行预警任务,由于天线惯性很大,漏警必很严重,而且只能对付少数目标,故不宜采用。而且实现相控阵体制必须用电子计算机,当时国内已开始起步,从而认为中国已具有自行研制新型的相控阵雷达的可能性。他的这项方向性的技术建议被十四所领导采纳,并进行了天线振子单元、数字式移相器、功率分配器、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等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以及32个单元的接收相控阵天线的扫描实验,为实战型相控阵雷达的研制打下了基础。 由张直中主持前期方向性研究的110超远程精密跟踪雷达和7010相控阵预警雷达可探测外空目标,对中国发射中程和远程导弹、人造卫星、同步卫星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它们的研制成功,缩短了中国的雷达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受到国际上的关注。1979年和1983年,以中国自行研制的110超远程跟踪雷达和7010相控阵预警雷达为主的探测设备,准确地跟踪了美国“天空实验”和苏联1402号核动力卫星,为中国准确地预报上述两颗失控卫星坠落的时间和地点提供了数据。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机械脉冲多卜勒雷达是国际上70年代兴起的新型机载火控雷达,它具有从极强的地杂波中提取小的飞行目标的能力。1980年张直中作为总工程师代表十四所接受了研制机载脉冲多卜勒雷达的任务。在他的主持下进行了技术攻关,到1983年,难度较大的课题已取得初步成果,主要是低副瓣平板天线、栅控行波管发射机、数字式信号处理机,为实验型脉冲多卜勒雷达的研制开拓了前进的道路。 成像雷达的研究 1988年,张直中已71岁,但他雄心不减,又开展了的成像雷达的研究,选择了逆合成孔雷达(ISAR)这一难度极大、但性能优良的课题。这是国家高科技“863计划”任务之一。张直中指导两位博士生着重进行两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如何对快速运动的复杂目标进行运动补偿;另一个是经运动补偿后如何获得目标的高分辨力的二维图象。到1990年上半年,在理论分析,计算机模拟和转台成像实验等方面均已取得初步成果。 张直中结合他的研究工作,还先后于1979年、1986年和1990年发表了《雷达信号的选择与处理》、《合成孔径、逆合成孔径和成像雷达》和《微波成像术》三部专著。此外,他还从60年代起,在学术刊物和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约20篇。 张直中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他治学严谨,实事求是,勤于探索,热心培养新生力量,在学术上从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密切注视国外高新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及时掌握国际上雷达新技术发展的动向,用自己的努力使中国在雷达技术上跟踪并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他在发展中国的动目标显示雷达、单脉冲精密跟踪雷达、相控阵预警雷达等方面是工程的倡导人;在发展中国的脉冲压缩雷达技术,脉冲多卜勒雷达技术、微波成像雷达技术方面是学术上的带头人。他为发展中国雷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主要论著 著有《雷达信号的选择与处理》、《微波成象术》、《机载和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导论》等。 张直中.雷达信号理论与脉冲压缩.电子学报,1962,1(2):1―6 张直中.高频脉冲相参积累滤波器.电子学报,1963,2(2):1―2 张直中.雷达信号的选择与处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79. Zhang Zhizhong.Survey Paper-Rada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P.R.China.in 1980 1nternational Radar Conference Proceedings:136―138,Washington D.C.USA 张直中.低空防御雷达的现状和发展.电子学报,1984,12(4):77―83 张直中.x射线CT成象和聚束照射合成孔径雷达的共性和个性.见:中国雷达学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1―6,成都,1985年10月. 张直中.雷达,脉冲多卜勒雷达,脉冲压缩雷达.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学与计算机卷:517―520,587―589,589―59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张直中.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见:逆合成孔径雷达论文集:1―20,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研究所,1986. 张直中.微波成像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张直中.多普勒波束锐化(DBS)理论和实践中若干问题的探讨.现代雷达,1991,13(2):1一12 Zhang Zhizhong.The Principle and Technique of Doppler Bean Sharpening.in CIE 1991 lnternational Radar Conference Symposium:98-102,Beijing,China. 张直中.用微波雷达对多目标成像初探.现代雷达,1991,13(6):1―7. Zhang Zhizhong,Dai Jianhua.Doppler Beam Sharpening for Arc Turning Flying.Chines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1992,3(2):27―37. 张直中.论宽带相控阵雷达的战术优越性.电子学报,1993,21(3):8691. [2]

/ 重大人物志

574 浏览  ·  0 赞

重大人物志——张直中:人物生平 重大人物志

1917年,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的一个书香之家。 1924年,进入上海尚公小学读书。 1930年起,在上海私立东吴大学附中和私立光华大学附中读初、高中。 1936年,考入浙江大学电机系。 1937年,爆发了抗日战争,随着学校的内迁,他在辗转跋涉的途中和此后学习的期间里,饱尝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践踏与狂轰滥炸之苦。 1940年,张直中来到属重庆国民政府联勤总部管辖的重庆电信修造厂。 1945年2月,张直中作为中国的访问学者到了英国伦敦,在莱赛斯特(Leicester)大学和通信兵学院学习雷达和超高频技术。 1946年3月,他再次到了英国E.M.I.(Electrical Musical lndustry,电子和电声公司)无线电制造厂学习收音机和黑白电视机的制造技术。 1948年秋至1949年底,他兼任重庆大学副教授,为电信专业四年级学生讲授“无线电原理”和“无线电测量”两门课程。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前夕,南京国民政府通信署副署长邀他一起飞台湾,他没有同意。 1951年1月,他被调到南京第一电信技术研究所。 1956年初,张直中参加了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并由总理办公室直接领导研究和撰写新中国第一个科技发展长远(十二年)规划的拟订工作,并参与了拟制其中的中国雷达技术发展长远规划。 1963年,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他入党愿望没能很快实现,但他信仰始终不渝。 1979年12月,年逾花甲的张直中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决心把自己的知识和精力完全地奉献给党的事业。 1980年4月,张直中率领中国雷达代表团应邀出席了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雷达会议。 1983年,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会鉴于张直中在发展雷达技术上成绩卓著,依票选结果授予学会会士称号。 1988年,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会又授予张直中荣誉会员称号。 1993年,中国雷达学会设立最高奖——申仲义奖,张直中成为首位获奖人。 1986年11月,中国电子学会雷达学会在南京召开了第一次在中国举行的国际雷达会议。张直中作为筹委会的负责人之一担任了繁重的技术准备工作,并详细审阅了几十份准备在会议上宣读的论文以及这些论文的英文稿。 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张直中被选为首批院士之一。 [1] 2011年9月16日,张直中逝世。

/ 重大人物志

289 浏览  ·  0 赞

重大人物志——张直中:人物概况 重大人物志

张直中,男,1917年4月生,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人,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 [1] ,电子工业部第十四研究所研究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直中主要从事开展单脉冲调制的研究。

/ 重大人物志

93 浏览  ·  0 赞

重大人物志——找到石油后,毛主席单独约见李四光,笑谈:你太极拳打得不错啊(下) 重大人物志

演出结束后,毛主席又主动拉着李四光一起登台,同演员合影留念。 经此一事,李四光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顿时感觉自己获得了更加年轻的生命力。 同年12月3日,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周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建设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专家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 会议召开期间,一天,李四光在众多人大代表中被一名服务员叫住:“请您到北京厅去一下!” 于是,李四光一头雾水地走进北京厅,进去后发现毛主席也在里面,便觉得是服务员转告错了,马上道歉说:“主席,对不起,我走错了门!” 图 | 毛主席与李四光画像 就在这时,毛主席健步朝李四光走来,一边告诉他没有走错门,一边很是幽默地说:“李四光,你的太极拳打得不错啊!” 毛主席这话说得突然,李四光一时没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便回答说:“身体不好,刚学会一点。” 听罢,毛主席哈哈大笑起来,然后笑着解释说:“我是说你地质力学的太极拳啊!” 这时,李四光才恍然大悟,这是毛主席对他和广大石油工作者的高度评价,赞扬他们用新华夏构造体系找到了石油! 的确,毛主席的赞扬激励着李四光努力为祖国找到更多石油而不断贡献着力量。 毛主席:我很想看看你写的东西 1966年11月,李四光在一份手稿中曾经自豪地写道:“现在,可以这样说了,依靠天然石油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是靠得住的,是大有可为的。” 1969年5月19日,毛主席在接见全国各地的群众代表时,走到李四光身边后马上拉住他的手,俯身凑到耳边关切地询问他身体好不好,工作怎么样。 图 | 毛主席和李四光亲切握手 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毛主席向代表们挥手致意,就这样,毛主席拉着李四光的手一前一后地从代表们面前走过,进入休息室。 进入休息室后,毛主席请李四光在自己身边坐下,问道:“军代表在工作中听不听取你的意见?” 李四光思索了一下,然后说:“有时候征求我的意见。” 而这样的回答,也引起了毛主席的深思,其中有一份是他对于中国地质学的思考。 那天,毛主席和李四光谈话的内容十分广泛,谈到古今中外科学家关于太阳系起源的种种说法时,毛主席说:“我看康德·拉普拉斯讲得还有点道理,我不大相信斯密特的说法。” 两个人谈了足足有一个多小时,临别时毛主席对李四光说:“我很想看看你写的东西。” 李四光牢牢记着毛主席的这句话,回到家之后,这位已经患病,年近八十的科学家,由他口述,秘书记录,日以继夜地赶写出《天文 地质 古生物资料摘要》,一共七卷文集。 图 | 李四光 后来,李四光把这些送给了毛主席、周总理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 1969年,也就是在李四光逝世的前两年,他仍然在研究我国发展石油的十年远景问题,并留下了以下宝贵的遗言: (一)华北平原和江汉平原还值得进一步工作。在松辽-华北(包括渤海)-江汉-北部湾这个带上,我们还可以继续有所发现。 (二)要突破古生代油区。四川盆地很有希望,贵州南部值得探索,塔里木盆地见油是个很大的鼓舞。 (三)要迅速开展海洋地质工作。海上石油的远景在东海。 (四)陕甘宁盆地是有油的。 (五)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值得开发,西藏的石油很有希望。 (六)茂名-雷州半岛-北部湾地区,是值得做工作的。 (七)苏北地区很值得注意。这里,很可能是黄海在晚近地质时代伸进来的地区。 图 | 李四光纪念邮票 事实证明,根据李四光的科学论断和预测,经过20多年来地质学家们的工作,已经在内陆或海洋有所突破,我国的石油开发已展现出广阔的远景。 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在北京病逝,享年82岁。 如果你去过辛亥革命纪念馆,如果你看过其中李四光的简历,一定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这还是我从小学课本上认识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吗?其中这样写道: 鄂军都督府领导人之一李四光。李四光(1889-1971),原名李仲揆,字仲拱。湖北黄冈人。1904年以官费留学日本,次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0年回国。武昌起义后,被委任为鄂军都督府理财部参议,后出任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再赴英国留学。后从事地质教学与研究。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能想到,我们所熟知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竟是这样文武双全的全才!

/ 重大人物志

72 浏览  ·  0 赞

重大人物志——顾乐观与国内第一个小型多功能人工气候模拟实验室和高压试验楼 重大人物志

在重庆大学第一食堂背后,有一幢两层楼的建筑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中——这里是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大型电力装备实验的地方。 走进一楼大厅,正对面是一个黄色、圆桶形的大罐子,左右两边分别是红色的电力变压发生器和黑色的大容量交流污秽试验电源。 “这是进行输配电研究最基础的三样‘武器’,是实验室的‘三大宝’。”实验室副主任李辉介绍,大罐子是小型多功能人工气候模拟实验室,是国内最早的低温模拟实验室——可模拟酸雨酸雾低温和高海拔低气压的环境,为实验室在国内外研究高海拔、覆冰雪、污秽等复杂环境下电气设备外绝缘安全的引领地位奠定了基础。 位于大罐子左边的是±600KV直流高压发生器,是为高压电气设备进行直流耐压试验的重要装置。它像一个正方体的“变形金刚”,穿着中国红的“外衣”,底部周围有16根柱子。该装置的测试数据支撑了我国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云广±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 大型电力变压器外表是黑色的,通过产学研合作定制,可研究在各种复杂环境下交流闪烙(断电)机制,以及如何应对各种复杂环境环节防护技术和措施。150KV/900KVA,额定电流6A,曾是国内单台额定电流最大的污秽试验变压器。 “在西电东送过程中,如何在复杂恶劣气候条件下保障高压输电安全,这对实施国家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实验室成立的初衷。”李辉说。 1985年,重庆大学顾乐观教授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绝缘子覆冰闪烙特性”项目;1986年,孙才新教授(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受命组建实验室,研究不同气候条件对输电线路的影响。 学校最初投入了15万元,但还不够买一套交流试验设备。孙才新找到有关部门、厂家,用优先输送学生的条件提出使用对方即将退役的设备元件。 孙才新带着青年教师,用板车从电力公司拉回一车车快废弃的高压设备、调压器等。大家坐箩筐吊到20多米高的大厅横梁上,悬挂电葫芦,调试设备……就这样,建起了国内第一个小型多功能人工气候模拟实验室和高压试验楼。

/ 重大人物志

401 浏览  ·  0 赞
1...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弹层标题,可不要

弹层内容随便写,如需换行用
,或者

标签,随意随意~~~~
可以放很多文字呀~~~~啦啦啦,还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