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单一声部音的高度统一,要求声部之间旋律的和谐,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合唱由人声作为表现工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能够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声部的数量没有规定,一般有四个声部。多为男高音区(Tenore),男中低音区(Bass),女高音区(Soprano),女中低音区(Alto)。
合唱队成立于1956年,现有队员30余人。是一支成熟的四声部成人混声合唱团,在校内常年参与新年音乐会、湖畔之梦·毕业音乐会等大型演出任务,成功举办过多次合唱专场音乐会。曾获2021年普罗科菲耶夫国际音乐成人组合唱比赛总决赛第三名,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合唱一等奖,重庆大学唐立新十佳学生优秀社团,重庆市第二届声乐比赛三等奖等荣誉。
图片 5
/ 校园活动
中国民乐是中国传统乐器和中国传统音乐的统称。“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的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中国传统乐器”则种类繁多,有堂鼓,花鼓,云锣,钹,钟,磬埙,箫,排萧,八角鼓,笛子,唢呐,笙,三弦,阮,琵琶,箜篌,二胡,京胡 ,扬琴,古琴等。
图片 5
/ 校园活动
缙云话剧队,前身为1937年组建的“重庆大学抗日乡村宣传团”,重大师生以话剧等形式开展了大量救亡与启蒙的文艺宣传活动。
2006年,更名为“重庆大学学生艺术团缙云话剧队”。话剧队常驻队员人数为40-50人,剧组岗位主要有演员、执行制作人、舞台监督、导演助理、服装、道具、舞美、音响、音效、装置、灯光、摄影、宣传等。
缙云话剧队荣获“重庆市十佳五四红旗团支部”,话剧《重庆家书》获“风采巴渝”重庆青年优秀原创剧目展演·优秀展演剧目、“重庆大学青年五四奖章”、重庆市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重庆市第八届“重庆艺术奖”等奖项;话剧《家》荣获第三届重庆大学生戏剧节·优秀创作剧目奖;话剧《重庆往事·红色恋人》荣获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
图片 5
/ 校园活动
幽兰戏曲队是目前全国唯一具有独立创作演出能力的高校学生川剧队伍。戏曲队秉承“发扬川剧传统艺术,走入万千百姓家”的宗旨,托承重庆大学优质平台及川剧传承基地的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精神,不断创造、精琢当代校园戏曲作品,将戏曲文化融入校园,深入到莘莘学子的文化需求中。多次远赴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家及北京、成都、江油等地参与文化交流演出,并在多次在学校专场演出。川剧《桃花扇•骂筵》曾荣获“第五届重庆市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川剧《白蛇传》在“第六届重庆市大学生戏剧演出季”上荣获八项大奖,并登上重庆大剧院的舞台。川剧《越王回国》在重庆市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艺术表演类戏剧项目本科甲组一等奖和艺术表演类甲组二等奖。2021年12月受邀参与录取首届《全国校园戏曲春节晚会》,表演《越王回国》。邱粟杨同学获四川省德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李金治同学获重庆市涪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
图片 4
/ 校园活动
舞蹈队主要为拉丁舞,并在军训期间承担军乐连旗队的管理工作。队伍在2021重庆市青少年国际标准舞精英赛暨青少年国标舞队选拔赛中获得高等院校女单组拉丁舞第一名和第六名,高等院校女单精英组第二名和第四名,高等院校女单新人组拉丁舞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和第八名,青年女单组拉丁舞第六名,高等院校组拉丁舞第五名和第六名,高等院校女子同步新人组拉丁舞第二名和第三名。在2022年重庆市第十一届体育舞蹈锦标赛中获得大学生 B 组拉丁舞第一名、第二名。在2022年中国重庆体育舞蹈公开赛中获得大学生 A 组拉丁舞 C,R,J 第三名、大学生单人单项拉丁舞 C 二等奖。并在2022 年 “奔跑吧•少年”重庆市第十二届体育舞蹈锦标赛中获得大学生组拉丁舞第二名的成绩。
图片 4
/ 校园活动
朗诵队聚集了一大批热爱朗诵、享受舞台的同学,为大家提供广阔的平台和丰富的机会。自成建以来,原创、编排了诸多朗诵作品,在学校虎溪小剧场、大剧场完成了多次朗诵活动和演出,曾代表重庆大学在大艺展中荣获了重庆市二等奖等佳绩。目前,每年举办纪念“一二·九”运动朗诵专场活动,并于2021年参加了新生党史教育活动,获得较好反响。同时,与“重大青年”公众号联合推出了《咏经典》等有声语言栏目。
图片 4
/ 校园活动
打击乐队成立于2021年,以管乐队打击乐声部为主要现有队员,同时囊括交响乐队和民乐队打击乐声部的部分队员,它虽然年轻,但已初具规模。乐队分为民族打击乐与西洋打击乐两部分,每周会安排一次声部小课。并于2021年参加第十五届全国青少年打击乐比赛重庆选拔赛获团体组合一等奖,于2022年参加第十六届全国青少年打击乐比赛暨第七届重庆市青少年打击乐比赛获得团体组青年组二等奖。
图片 4
/ 校园活动
管乐,就是指以管发声的乐器及其所奏的音乐。其常见的西洋管乐器包括单簧管,双簧管,萨克斯,长笛,巴松等木管乐器;小号,中音号,长号,圆号,大号等铜管乐器。管乐可以进行独奏,重奏,也可组成军乐团,行进管乐团,室内管乐团,交响管乐团等多种形式的演奏团队。管乐队是由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的吹奏乐队。管乐队成立于2011年11月11日,是重庆市首批命名的重庆市学生管乐艺术团,至今已有将近十年的历史,是一支成熟的、兼具室内表演和室外行进演出的管乐队。目前,管乐队内有木管、铜管、打击乐三个声部共七十余名队员。
管乐队曾参与新年音乐会,毕业音乐会,校运动会开幕式行进管乐表演,并作为礼仪队吹奏国歌;负责军训期间军乐连的组织管理工作;曾以继承与创新为主旨主办“夏日音乐梦”校园管乐游等活动。并获得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二等奖、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重庆市二等奖、重庆市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器乐合奏甲组一等奖、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器乐合奏甲组一等奖、2013- 2016四年蝉联重庆市学校行进管乐比赛金奖、2015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管乐艺术节行进管乐演出银奖等荣誉。
图片 3
/ 校园活动
交响乐队是重庆大学艺术团中涉及乐器种类相当广泛的一支队伍,由弦乐、管乐、打击乐三大声部组成。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木管乐器: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英国管、巴松管、低音大管等。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大号等。打击乐器:定音鼓、小鼓、大鼓、钢片琴等。
乐队参加了交响专场音乐会、新年音乐会、“湖畔之梦”毕业音乐会等演出。并于第五届重庆市大学生艺术展演上,一举夺得两个本科甲组一等奖,于第六届重庆市大学生艺术展演上,斩获小合奏组的一等奖第一名和第二名。
图片 3
/ 校园活动
一个个色彩斑斓的青春梦想,在不舍寸功中开花结果,在日夜坚守中可感可及,在平凡日子的奋斗中出彩闪光,为逐梦前行的伟大时代写下生动注脚。在此次校园“好歌曲”原创音乐大赛中,志存高远的重大学子们,将斑斓梦想融入歌曲,唱响青春奋斗的旋律。
这首歌由重庆大学土木学院的师生共同演唱制作。回首峥嵘岁月,一代代土木学子用汗水在祖国各地谱写青春舞曲,立志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歌曲中,作者们跟随无数前辈指引的方向,在知识的海洋中丰富自我,破除困难险阻,积蓄着无穷的力量,企盼祖国的繁荣昌盛。峥嵘过去已经彪炳史册,璀璨当下正在不断延伸,光明未来需要踏实开拓。
姜博文同学从中学开始就凭借着自己对于音乐的喜爱和文学的感知力创作原生态的歌曲。在这首轻快温柔的作品中,他鼓励我们跟随心音,追寻梦想,热爱自己。
“想成为什么?很多人用职业,社会地位等来回答,但真正想成为的人不是一个形容词或者一个状态可以完全去囊括的。”对于姜博文来说,他只是想成为未来不会被现在的自己瞧不起的人。“如今的少年心气是最纯粹又干净善良的。”
图片 4
/ 校园活动
校园里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用图文和影像
记录校园生活的种种美好
他们用技术与创意
为活动更好开展保驾护航
有人说
我们是高效运行的“推文制造机”
行走校园的“图片收割器”
文采飞扬的“文案小能手”
图片 5
/ 校园活动
黄昏时的重庆
一轮日硕大饱满
以灿极的金色与温度拥抱群山
校园呼吸于群山的环抱间
夏末
秋露浓
凌霄挂蕾又昙花润泽
秋水仙细蕊茸茸
生命是株盛开的花朵
图片 6
/ 校园活动
像一滴水快活地划过叶片
你越过森林的苍翠
融入远方雾霭的绵延
而世界
以其无穷的丰沛冲刷着我
窥见弄堂一隅是此处
宿世埋下的种子今日悉皆绿耳
打翻了易碎的湖面映下了流年
流年里
两三朵聘婷
撒满来时路
图片 6
/ 校园活动
从某日起
风飞得很低
伴随着烈日、暴雨、极端天气
饱受磨砺后
世界的色彩更为鲜明
新绿在颜料商店里售罄
变得深沉、浓郁
原来
夏天是草木穿旧了一件外衣
图片 6
/ 校园活动
又是一年夏。
树木丰茂,汁液充沛,雨水澎湃。
那么就在光芒闪烁间合影留念吧,我们已经尝过了所有酸甜苦辣,只愿紧紧相依地活着,走着——而“人生”“命运”这些字眼,就留给多情的诗人吧。
环抱气球一并揽住夏的盛情
暑气寸寸融化在这盈满光的眸间
光
不嵌诗眼
也不流浪在夏里
尽在这明媚的鲜妍里
图片 4
/ 校园活动
藏东明珠,卓卓康巴
在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
重庆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开始了与雪域高原的故事
8月4日,西藏自治区团委、西部计划项目办为八百余名西部计划西藏专项志愿者举行出征仪式,西藏自治区团委副书记潘刚平、何华及相关部门、地市项目办负责同志出席仪式。潘刚平书记勉励志愿者们在服务岗位上要坚定贯彻党的新时代治藏方略,传承“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贡献青春力量。仪式最后,潘刚平书记为各地市志愿者授旗。
图片 8
/ 校园活动
在这片雪域高原上,世代传承着“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其时刻勉励着我们要能吃苦、忍耐和奉献;而重庆大学的校训时刻要求我们“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这是无数重大人传承至今的重大精神。而正是这奇妙的支教之旅,让吃苦耐劳、爱国奉献的精神得以相遇、升华,并即将在这西部的土地上无限发光、发热。
图片 3
/ 校园活动
8月5日,昌都分队四位成员从拉萨贡嘎机场出发,历经8个小时到达三江源头昌都,开始了为期三天的专项技能培训。在昌都市委党校,分队成员们参与了包括昌都历史文化、高原保健知识、保密安全知识在内的各类专项培训。8月8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团委副书记任青卓嘎在昌都市西部计划志愿者出征仪式上为近一百名志愿者详细解读了志愿者管理办法,并勉励志愿者们充分发挥志愿精神,为昌都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但2022年8月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这片雪域高原正常的生活秩序,也停滞了成员们出征的脚步。
8月12日,昌都市在重点人员核酸检测中发现3名无症状感染者,而作为318国道进藏第一县,把握进藏咽喉的芒康县随即加强社会面管控,严控人员流动,昌都分队四名成员被迫滞留昌都市区。
疫情就是命令。昌都分队成员临危受命,在遵守防疫政策、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积极响应团昌都市委号召,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参与了市商务局防疫保供物资搬运等防疫工作,并作为志愿者代表参加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疫情终会消灭。在历经一个月的艰苦抗疫工作后,昌都市于9月12日宣布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并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而昌都分队的成员也终于能继续他们前进的脚步。
9月17日,昌都分队四位成员从昌都市区出发,沿着最美318国道回返,历时近十个小时车程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终点站——芒康。
9月25日,在结束集中隔离和居家隔离后,芒康县教育局局长洛松扎西、团委书记强珍、副书记刘洋以及往届志愿者热情迎接了昌都分队成员,并就因疫情滞留情况对成员们进行了关心慰问。随后,扎西局长、强珍书记与昌都分队的成员们就芒康县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并希望成员们尽快了解芒康县的基本情况,做好支教工作的准备。
图片 3
/ 校园活动
7月26日,昌都分队四位成员从山城重庆出发,经过青海湖,穿越柴达木盆地,翻越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历时36个小时终于到达日光之城拉萨。在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四位成员参与了由西藏自治区西部计划项目办组织的岗前技能培训和“青马工程”培训,内容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党的新时代治藏方略、西藏区情及历史文化、高原保健、交通安全等内容。通过培训,分队成员们的政治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不断增强,也充分了解和掌握了在高原进行志愿服务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
图片 3
/ 校园活动
2022年7月26日,重庆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昌都分队四位成员从重庆出发前往西藏,分别在拉萨、昌都参与了岗前培训、“青马工程”培训及出征仪式,并因疫情滞留昌都市区近一个半月后,终于9月20日到达服务地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即将开始为期一年的支教之旅,全新书写重庆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与这片雪域高原的故事。
图片 3
/ 校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