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离退休工作处在四个校区组织开展“冬送温暖”关爱离退休教职工慰问活动,在新年来临之际向全校4329名离退休教职工送上新年祝福和问候,让老同志们过一个愉快的元旦佳节。
/ 校园活动
12 月 28 日,校长张宗益主持召开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委员会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物安全重要讲话精神和《生物安全法》,听取了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加强实验室安全专项行动。
/ 校园活动
为加强生物安全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学会如何应对生物实验中发生的突发状况, 12月28日下午,在重庆大学B区生物工程学院实验楼205会议室举行了生物实验室安全应急演练活动。此次生物实验室安全应急演练活动是学校实验室安全文化月的重要内容之一,由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主办、生物工程学院承办,共有百余名生物工程学院与相关学院的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在活动的开幕仪式上,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吉喜强调生物安全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希望大家强化安全意识。
清华大学生物安全办公室主任江轶老师应邀为大家进行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讲座。他对生物安全概念、生物实验操作与防护要求、生物实验室的废物处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介绍了新出台的生物安全法规及管理制度,加深大家对生物安全的认识与理解。
/ 校园活动
12月30日上午,学校在民主湖报告厅召开2021年重庆大学教职工荣休大会。 校党委书记舒立春、校长张宗益、常务副书记王时龙、常务副校长刘汉龙、副校长邓绍江,和重庆大学2021年退休的教职工、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出席会议。
会上,刘汉龙简要介绍了2021年退休教职工人员情况,希望广大离退休教职工始终坚定理想信念,退休不褪色,与学校同奏改革发展新乐章,齐绘美好明天新蓝图。
/ 校园活动
12月27日,学校召开2021年度学院考评工作会,对各学院工作进行考评。重庆大学2021年度学院考评工作会在A区国际会议厅306会议室召开,会议由校长张宗益主持,校党委书记舒立春、全体在校校领导出席会议。
会上,32个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依次进行工作汇报。各学院高度重视,充分准备,围绕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展开汇报,对2021年所做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学院汇报结束后,张宗益作总结讲话。他表示,一年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各学院思路清晰、工作扎实、进步明显,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可圈可点的成绩,继续呈现出快速向上向好的发展势头。
张宗益强调,学校“双一流”建设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希望各学院继续坚持“对标一流、追求卓越、服务发展、引领未来”,全面推进落实“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打开眼界、创新思路、勇担使命、攻坚克难,在新的一年努力创造新的更大成绩。
考评组成员结合各学院主要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学院学科建设关键任务完成情况和本年度工作总结对各学院工作进行了综合评价。
/ 校园活动
12月30日,中共重庆大学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在主教学楼504会议室召开,研究审议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党委工作报告、纪委工作报告以及党委常委会2021年工作报告,部署有关工作。
中共重庆大学第十三届党委委员出席会议,各二级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会议。会议由校长张宗益主持。
会上,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王时龙、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陶举虎分别就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党委工作报告、纪委工作报告起草情况作说明。
校党委书记舒立春代表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作2021年工作报告。全会表决并通过了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党委工作报告、纪委工作报告以及党委常委会2021年工作报告。
舒立春在讲话时指出,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各二级党组织、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和把握会议的重要意义,全力做好大会各项筹备和组织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科学规范、周密细致。加强氛围营造和宣传引导,凝聚共识、鼓舞人心、汇聚力量,推动学校在新时期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张宗益部署了有关工作,强调各单位要强化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精准落实防控举措,完善提升服务保障。要加强师生日常安全教育,强化校园安全防范,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确保校园安全和谐稳定。要狠抓工作落实,积极筹备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围绕学校“十四五”规划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总体目标,科学谋划2022年改革发展各项重点工作,持续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 校园活动
追忆名师风采
领略深邃思想
顿悟人生智慧
启迪时代新人傅鹰(1902年-1979年),字肖鸿,出生于北京。物理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中国胶体科学的主要奠基人。
/ 校园活动
《阿斯图里亚斯》
阮族四重奏让神秘色彩弥漫全场
中阮开场扣人心弦 带观众穿梭时空
随古调一越进入远古时期 探寻神秘之殿
大、中、小阮交替演奏 彰显不同韵味
快速激昂的鼓声如劲风吹过 吹走千年历史的风沙
《闲聊波尔卡》
主旋律轻巧而略带诙谐
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群快乐妇女的形象
曲调欢快激昂 节奏分明
仿佛模拟着妇女们的闲聊声 欢笑声
场面轻松愉悦 眼前即是一派热闹
鼓声循序渐进 把音乐会推向了终幕
《火车托卡诺》
火车终会在远方停止
音乐会也总有结束时
穿插于音符间的哨声正是告别的汽笛声
在这趟难忘的火车舞曲之旅中
乐团与听众为彼此献上了无限的热情
音乐会结束后,现场观众为民乐团带来的精彩演出起立鼓掌。在观众的盛情邀请下,民乐团又带来了两场返场表演《五湖四海》和《花好月圆》。返场表演中,来自五湖四海的乐手们依次优雅站起,为在场师生送上新年的祝福。
旋律的反复迭起将会场气氛推向高潮
新年音乐会在欢欣的氛围中画上了圆满句点
两场颇具仪式感的新年音乐会给乐团和观众双方都留下了难忘而美好的记忆。二胡表演者刘宇飞说:“音乐会的总体完成度很好。我感受到了重大师生对民乐的喜爱,让我觉得这次音乐会很有意义。”
“感受到了民族乐曲的优雅与震撼,让我对新的一年更加充满希望。”观众也纷纷表示希望明年能有机会欣赏音乐会。来自19级新闻学院的吴海琪认为阮族四重奏与乐队带来的《阿斯图里亚斯》令她印象最为深刻,“在乐队指挥解说阮这种乐器的时候,我就兴致勃勃,当欣赏完演出后,我更被中国的传统乐器和文化所震撼。”2019级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的齐婉伊同学表示,现场洋溢着新年的气氛,希望常怀感恩之心,迎来更好的2022年。
/ 校园活动
《故乡的云》
笛子和鼓声弦乐合鸣 乐调欢快
演绎出故乡记忆里的欢欣幸福
人声的融入 唤起游子悲喜交加的情
悠悠愁思之中 是记忆中的美好
亦是此刻他乡忧愁别绪
《跑旱船》
这诞生于中华农耕文化的北方民间舞曲
在笛鼓二胡等出色的配合演出中
营造了迎接新年的喜庆气氛
也对在座的重大师生
表达了亲切的新年祝福
/ 校园活动
《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是一首由诗改编成的民乐
诗意与民乐在演奏中融合
呈现出一副独具特色的山水画
古琴韵味悠然 人声恰到好处
远山 雾霭 思君之人
一一呈现在眼前
《秋江花月夜》
江水流秋秋将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典雅的提琴数次拨动
是阵阵清风
让琵琶竹笛构建的小桥流水
泛起阵阵涟漪
《云清风舞》
抑扬顿挫的二胡声 时近时远
天边 云兴霞蔚
此时 清亮曲折的笛声如风
引那片清云欣然起舞
云卷云舒 风舞云游
/ 校园活动
《不忘初心》
丝竹管弦 低吟浅唱
在这音韵如流中
于这民乐山水间
耳畔响起的是乐团的祝愿
不忘初心 笑迎新年
《丝绸之路》
琵琶声起 诉说丝路的沿途风光
鼓声轰轰 宣告旅人的朝气勃发
古代连接中西方的丝绸之路
听众坐在大厅里
却仿佛都已踏上了梦想的征程
《丝绸之路》
琵琶声起 诉说丝路的沿途风光
鼓声轰轰 宣告旅人的朝气勃发
古代连接中西方的丝绸之路
听众坐在大厅里
却仿佛都已踏上了梦想的征程
/ 校园活动
近日,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发布2021年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奖名单发布,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作为完成单位,中医肿瘤治疗中心主任王维作为第一完成人申报的项目“中医药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批准设立,奖励在各民族医药科学技术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与组织,旨在调动各民族医药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国民族医药科学技术的发展。肺癌是全球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病率为25%~52%,是晚期肺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恶性胸腔积液会引起患者胸闷、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解决这一临床难题,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医肿瘤治疗中心王维主任带领团队历经10年攻关,创立了“中医药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关键技术”,创新性地提出以辨证汤药内服为基础,中药外敷和艾灸技术相结合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模式,在国内外率先提出集预防、诊疗、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防治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全程管理整合模式。建立了以“辨证汤药内服+中药外敷+艾灸”相结合的整合治疗体系,研制了攻癌利水散等10余种特色中医技术,目前,该项目系列成果已累计服务患者10余万人次,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该项技术得到了多位国内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本项目“设计严谨,方法科学,实施规范,疗效显著,在国内外率先建立了肺癌恶性胸腔积液集预防、诊治、康复为一体的中医整合干预技术,形成了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全程管理整合模式并推广应用,为推动我国恶性肿瘤中医防治工作作出了较大贡献。”
/ 校园活动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将盛大开幕!
贯彻新发展理念,秉承“绿色办奥运”的精神,本届冬奥会处处体现着“科技范儿”~
由重庆大学牵头承担的2021年度“科技冬奥”重点专项课题“严寒山地地基处理及大面积高容量临时设施安全运维关键技术”为冬奥会临时设施安全保驾护航。
/ 校园活动
追忆名师风采
领略深邃思想
顿悟人生智慧
启迪时代新人杨明照(1909-2003),字韬甫,重庆大足人,中共党员,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名誉会长。曹
/ 校园活动
12月17日,在2021年大学校长论坛上,人民网公布了获得2021年度中国高校优秀校园新闻作品的名单。我校选送的作品《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获评人民网2021年度高校优秀校园新闻作品(图片类)大奖。
/ 校园活动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了2021年度学风建设项目立项名单,“重庆大学学风传承数媒创作基地”获批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批“学风传承示范基地”。
/ 校园活动
12月18日至20日,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广东省佛山市举行。重庆大学在站博士后翟福强在创新组新材料领域的83个项目中斩获金奖(第一名)。
/ 校园活动
为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应对各类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自救和抢险技能,12月21日,在重庆大学B区建材实验楼举行了实验室安全应急演练活动。本次活动是学校实验室安全文化月的重要活动之一,材料学院及相关学院的350余名师生参加了演练活动。
本次活动由重庆大学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主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启动仪式由材料学院副院长陈泽军主持。
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处长张云怀强调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指出学校实验室安全文化月是加强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持续推进文化育人的重要举措,希望同学们认真参加演练活动。
材料学院党委书记王敬丰希望师生们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警钟长鸣,加强实验室安全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安全知识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 校园活动
12月22日上午,重庆市方志馆重庆大学分馆(川渝共建)暨重庆大学图书馆方志馆(以下简称方志馆)开馆仪式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图书馆举行。
“川”、“渝”是 四川省和重庆市两地的简称,古属“巴蜀”,自古文化生活风俗接近。在高校设立方志分馆,是探索方志馆建设新路径的有益尝试,也是地方志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挥存史、资政、教化功能的重要举措。
/ 校园活动
观影结束后,两位老兵和20余名学生进行了真诚的对话。肖先谷就自己的亲身经历表示,电影中呈现的战斗场景和真实场景的差别在于战斗环境和战斗形态的不同,电影展现了运动战的场景,但我们打的是狙击战,我们从主动进攻变为了积极防御在对话交流中,肖先谷目光愈发坚定,声音变得洪亮,他激动地表示,当时的条件是相当艰苦的,吃杂粮、啃压缩饼干,武器装备也与敌人的有很大差距,但我们的优良战术以及必胜信念让我们取得了胜利。
欧功文深情回忆道:“当时,炮弹坑随处可见,我们晒土坯、砌砖墙,手都磨出了茧。大冬天,我们穿着单薄的棉衣棉裤,在鸭绿江边站岗,天气十分寒冷,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人喊苦。”学子们认真聆听两位老兵的抗美援朝经历,用热烈的掌声表达对志愿军们保家卫国的敬意。
2019级测绘工程专业的魏子继很激动,“电影《跨过鸭绿江》对我的感触非常大,特别是影片中志愿军战士们不畏艰难困苦,保持高昂战斗精神的场面。和两位老兵对话后,我感受到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和平幸福的生活。这将激励我更加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刘霞表示,这次的观影和对话,不仅让她进一步了解了为什么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更明白了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意义。“未来,我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拼搏向上,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也希望自己能为中华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 校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