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下午3点,职就中心举办职通讲坛136期“名校升学夏令营成功经验分享”线上活动,邀请通过夏令营成功保研清华、复旦、上交的四位同学做分享,来自材料、通信、机械、管科、弘深等学院的120余名同学线上参加,活动满意度100%。
/ 校园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积极引导我校赴基层就业毕业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提升业务水平,尽快实现角色转换,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以下简称“职就中心”)于2022年6月12日和6月14日举办了为期两天的重庆大学第五届“龙骨行动”2022届选调生职前培训活动,400余名学生参加本次培训
/ 校园活动
在法学院恢复建院二十周年之际,重庆山川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山川向重庆大学法学院捐款100万元,用于设立重庆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育发展基金。2022年6月17日上午10时,重庆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育发展基金捐赠签约仪式于法学院208会议室举行,出席活动的有重庆山川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山川、总经理黄飞、主任张娇,重庆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许骏、项目拓展部部长陈晓,法学院党委书记刘西蓉、法学院院长黄锡生、法学院教授、重庆市法学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唐绍均、法学院校友办主任李延思。本次活动由刘西蓉主持。
/ 校园活动
2022年6月10日—12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心理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六届中国心理语言学国际研讨会”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本次会议包括主旨发言、跨学科专题、专题论坛、小组报告以及工作坊五个环节。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相聚一堂,从不同角度探讨心理语言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方向。
/ 校园活动
20位老师,30名学生
历时一个多月的排练
为毕业学子深情献唱
时光如梦 转瞬即逝
庆幸相遇 无憾别离
只要想念还在
就不算分别
/ 校园活动
经过2个月的筹备与征集
30余名学生及家长
为毕业学子送上了真挚的祝福
同时近40位学院老师
参与毕业祝福视频录制
送上暖心毕业祝福与寄语
/ 校园活动
100余名同学及老师
参与毕业季MV视频录制
演唱毕业季MV主题曲
打造专属2022毕业季MV
/ 校园活动
毕业季采访回忆录 270余张满载回忆的毕业照片
100余名毕业学子的校园采访
诉说着他们的青春与故事
/ 校园活动
依“旧”情深,与爱同行
为山区孩子送去温暖
4月到6月
从温暖和煦的春日
到烈日当空的盛夏
全院师生的精心筹备
只为给你打造一场
专属于你的
回忆
/ 校园活动
夏天是相聚
夏天也是别离
毕业是千百万个夏天的故事
坐在操场上听过的音乐会
篮球场上挥洒过的汗水
食堂里热气腾腾的重庆小面
教学楼走廊吹过的那阵清风
都是你我的独家记忆
时光如梦 转瞬即逝
庆幸相遇 无憾别离
只要想念还在
就不算分别
/ 校园活动
重庆大学研究生会执行主席张展豪作总结发言。他指出各部门开展工作要注意真抓实干,将服务宗旨落到实处,强化责任担当、优化组织架构、细化活动分工,再接再厉、再创佳绩,进一步为我校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贡献力量。
重庆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罗敏老师充分肯定本学期各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提出对校研究生会成员的殷切期待。她认为,校研究生会各部门间联系紧密,每一位校研究生会成员都应对各部门的活动有全局的理解与把控,并强调在工作和活动开展中需重点注意时间观念,与负责老师进行有效沟通;她表示,校研究生会成员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始终紧扣国家与学校发展需要,进一步发挥校研究生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引领广大研究生坚定理想信念、博学修身报国、不负时代重托,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 校园活动
2022年6月16日,重庆大学研究生会2021-2022学年(春期)述职评议会议在A区研究生院306教室顺利召开。
本次述职评议会议旨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重庆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总结学期工作,查找问题不足,为我校研究生工作长足、深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重庆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罗敏老师、重庆大学研究生会执行主席张展豪及主席团成员、各部门负责人、校院两级研究生会工作人员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 校园活动
6月17日,教育部举行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全国启动仪式。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北京会场出席仪式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授旗,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出席重庆会场活动并致辞。
/ 校园活动
适逢天文学社成立十五周年之际,在星语心愿活动中,同学们可以留下对天文学社的生日祝福,张贴在准备好的展板上,对留下祝福的同学们,天文学社也准备了盖有天文学社印章的纪念星空明信片和十五周年纪念贴纸作为回礼。
许多热情的同学们都挥笔写下了真挚的祝福,天文学社必将带着这份祝福继续追逐繁星,也相信这片星空之下所有追梦人都能遇见璀璨的光芒!
一个个在夜空中散落着淡淡荧光的小瓶,如同散发着点点微光的星辰。看到星空瓶的效果图,同学们都想在形状各异的瓶子上尽情发挥自己的创意。同学们完成创作后,便可带着独一无二的星空瓶离开。希望夜晚来临时,这些星空瓶能唤醒大家对这次活动的美好回忆!
/ 校园活动
你画我猜的活动场前总是被围得水泄不通,这一欢快又轻松的氛围感染和吸引来了周围的许多同学,许多同学都能答对大部分题目,拿到奖励。
与此同时,我们也借助图片的形式进行了一些科普工作,生动形象且充满乐趣;也不乏有天文知识积累丰富的大佬轻松拿下最高奖;有许多脑洞大开想法新奇的同学让人大开眼界;有许多画艺高超的同学让人感叹;有许多配合默契的同伴让人羡慕……同学们和工作人员都融入了游戏当中,大家都获得了很好的游戏体验。
/ 校园活动
吴道福一直注重个人思想的发展,积极参加支部组织生活会和相关活动,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他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认 真学习党的工作路线,正确贯彻党的政策方针,时刻关注党和国家的发展形势,以及国内外的局势变化。此外,吴道福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服务,志愿参与沙区换届选举工作、核酸检测和光电设计大赛中担任志愿者等,从2021年10月至今已累计志愿服务时长79小时。
/ 校园活动
2021年3月8日下午,我院在理科楼225教室举办了2021届本科毕业设计动员大会。动员大会由教学副院长曾浩教授主持,我院督导组组长、通信系系主任于彦涛副教授参加了动员大会。
/ 校园活动
近日,重庆大学副校长李剑带队到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推进访企拓岗促就业工作。川仪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朋、党委副书记黄治华、副总工程师田英明、公司办公室主任兰红、党群人力资源部招聘专员李晓婧,以及重庆大学校友代表沈洋、李俊等陪同调研或参加座谈会。
/ 校园活动
2022年6月12日,重庆大学深圳校友会2022理事会换届大会暨年会活动在深圳市福田区香格里拉酒店举行。重庆大学副校长李剑、深圳市决咨委主任高振怀、重庆市政府驻深圳办事处主任陈小南等领导嘉宾应邀出席会议。
/ 校园活动
师生互动环节(一)
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
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
这里是第十届重庆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评选活动,经过推荐提名、网络投票、材料评审环节之后,共有十五位老师脱颖而出!
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体育学院王晓老师、美视电影学院王希老师、博雅学院钟准老师、弘深学院何培斌老师,以及数统学院的李曼曼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分享!
#1
体育学院
王晓老师
Q:您是如何决定成为一位教师的呢?请老师分享一下这其中的故事
A:报效祖国是儿时的信念,教书育人是信念的影子。自幼,原生家庭的发展和我个人的成长,均深受祖国蓬勃发展红利之惠。知恩图报的家庭氛围,树立了我报效祖国的儿时信念。当然,年少无知的我,并没有找到实现信念的方式。
在我的成长历程中,虽然父亲常年在外、聚少离多,有幸的是身边老师对我的尊尊教诲和循循善诱,一步步引导我积极向上、成人成才。
因此,手持粉笔、教书育人的教师形象在我幼时的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成为我报效祖国信念的具体理想。总之,以身作则地教书育人,是我自幼的理想和信念。
#2
美视电影学院
王希老师
Q:您是如何决定成为一位教师的呢?请老师分享一下这其中的故事
A:作为电影学院第一届的毕业生,大学毕业后顺利保研,成为张国立老师的研究生。期间跟随导师在剧组中进行了大量的行业实践。也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
就在即将毕业之际,母校向我伸来了橄榄枝,我成为了学院择优选择留校任教的人选。我曾经也犹豫过,一方面这与我最初的目标相去甚远。另一方面我在想,我们是一个年轻的学院,需要有人来传承和发展,能成为母校发展中的基石我似乎责无旁贷!我选择了留校任教。不知不觉中15年过去了,我庆幸我的选择,如果让我再选一次,我依然会选择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母校。
#3
博雅学院
钟准老师
Q:您是如何决定成为一位教师的呢?请老师分享一下这其中的故事
A:在北京师范大学读本科的经历对我影响很大。在此期间,我近距离地认识到一些“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他们成为我学习的榜样。
在课堂上听课时,我偶尔也会想象自己站在讲台上的场景,思考如何更好地让学生接受新知识。在母校“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校训的熏陶下,我愈发认识到教书育人工作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4
弘深学院
何培斌老师
Q:您是如何决定成为一位教师的呢?请老师分享一下这其中的故事
A:在高考填写志愿时,我的第一志愿填的并不是师资班,而是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的建筑学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当初叫工民建专业。结果由于我的字写得比较好,在高考的卷子和填报志愿时写的仿宋字,就被录取到当初的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的制图师资班。
我成为一名老师,是必然,也是偶然。
所谓必然,就是我在农村当知青时,恢复了高考,于是我就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考到了我们重庆大学B校区的前身——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当时公社派每个大队选一名知青去公社开会,开完会回来就给农民办扫盲班,我想办扫盲班,就是当老师。结果在去公社开会的路上就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录取到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的制图师资班了。
由于当初刚恢复高考,我们国家是百废待兴,非常缺乏大学的老师,十年动乱以后这成了一个断层,所以说当初就确定要招一个师资班,我就被录到了这个建筑制图。师资班既学了建筑,又学了结构,也就是说既学了建筑学的专业,又学了工民建,就是现在的土木工程专业,当初我们专业的课程最多,因为要学两个专业的课。
当初我们毕业是要包分配的,要留在学校当老师,是根据学生的排名来选,学习成绩排在前面的八个,就全部留下在当时的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当老师。这样,我就成了一名老师。如果我成绩差一点,就分配出去到设计院这些单位去了,所以我当老师是必然也是偶然。
#5
数学与统计学院
李曼曼老师
Q:您最敬重的一位老师是谁呢,以及ta是如何影响您现在的教师生活的呢
A:我最敬重的老师有两位,刘琼荪老师对我的教学有极大的影响,George Yin是我科研方面膜拜的偶像。
我自入职时起,有幸跟随刘老师教学团队学习,刘老师退休前一直是我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负责人,刘老师在工作中不计回报,对年轻教师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自身对教学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退休后刘老师在线学习绘画、练习书法,兴趣爱好广泛,退休后一直发挥余热成为我校教师督导组成员。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能获得诸多课程荣誉,都离不开刘老师半生的工作积累和课程改革规划,但刘老师把所有的荣誉都分享给课程组全体成员。刘老师积极的工作和生活态度一直鞭策我要更好发展自己。
George Yin是我国外访学期间的访问对象,我在他深夜回复的工作邮件中看到了他对科研的热爱和坚持,在学术报告分享中的自信,谦逊和睿智,面对困难问题时的沉着冷静等等。殷老师总是以身作则,少说多做,但能给予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希望。这些宝贵的科研精神和个人魅力,一直鼓励我努力向前。
/ 校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