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5日,生物工程学院在线上开展了“研路有你”考研复试分享会。本次分享会邀请到了三位以优异成绩考研至本院的2021级硕士研究生做分享。2018级本科生辅导员赵鹏、学院就业指导老师程菊、2018级本科生班主任漆超以及本院考研学生参加会议。
/ 学术研讨
2022年3月22日上午,应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邀请,香港中文大学徐磊教授通过腾讯会议的形式,为重庆大学师生作题为“The role of drop shape in impact and splash”的学术报告并进行交流。
/ 学术研讨
近日,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拟资助项目名单公布,并于2022年3月7日至11日进行了公示。学校出版社《改革开放新实践丛书》《中华工匠文化体系文献整理与研究书系》2个项目获批立项为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本年度国家出版基金共立项建设498个项目。
/ 学术研讨
2021年4月10日上午,重庆大学信息物理社会可信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CPS实验室)2020年度新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在CPS实验室会议室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CPS学术委员会主任冯登国和实验室主任廖晓峰主持,学术委员会全体成员以在线或线下方式参会,重庆大学副校长王时龙、科发院领导、信息学部领导等出席会议。
/ 学术研讨
2021年4月23日至24日,中国电子学会电路与系统分会混沌与非线性电路第四届学术年会在重庆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电子学会电路与系统分会主办,我校计算机学院承办。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蒋国平教授,中国电子学会电路与系统分会刘团结研究员、专委会主任王春华教授等出席会议。来自全国70多所高校200余名师生以及我校计算机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我校计算机学院院长廖晓峰教授主持。
/ 学术研讨
只有从基础上实现了新型储能材料的突破和应用,才能确保新能源储运技术的革命性变化,而这是实现节能减排和能源转型关键。这次全国两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市科协主席、重庆大学教授潘复生带来了他和干勇院士、李卫院士经过战略研究后的建议,要加快推进我国新一代储能材料与装备产业发展。
/ 学术研讨
2月26日至28日,重庆大学2022年研究生“第二课堂”培训活动在A、B校区内正式开展。本次培训面向全校研究生开放,同学们参与热情高昂。其中,体育类第一期课程总报名数132人,美育类第一期课程总报名数66人。“第二课堂”为广大研究生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兴趣学习平台,通过体育锻炼、美育实践等活动,帮助研究生愉悦身心、激发活力,营造奋发向上的校园氛围。
/ 学术研讨
只有从基础上实现了新型储能材料的突破和应用,才能确保新能源储运技术的革命性变化,而这是实现节能减排和能源转型关键。这次全国两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市科协主席、重庆大学教授潘复生带来了他和干勇院士、李卫院士经过战略研究后的建议,要加快推进我国新一代储能材料与装备产业发展。
/ 学术研讨
为共同探讨工程检测监测行业发展良机与技术思路,共谋行业技术高质量发展,2022年3月6日,由全国智标委智慧居住区分委会和重庆大学共同主办的“全国智标委智慧居住区分技术委员会工程结构监测国家标准工作组成立大会暨2022年工程结构监测标准化技术应用与示范研讨会”在山城重庆顺利召开,会议采用了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形式。
/ 学术研讨
为进一步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弘扬高尚师德师风,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举办了关于“学党史 崇师德 育新人”师德师风主题征文比赛和师德师风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重庆大学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林智、副教授胡盛东凭借作品《师者父母心,从‘芯’出发》荣获二等奖。
/ 学术研讨
为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提高研究生综合素养和科研能力,开拓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潜力,引导研究生弘扬科学报国光荣传统,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领军人,2021年11月5日晚上7点,重庆大学2021年工程学部博硕论坛在A区五教举行。由于场地限制,本场活动分在两个教室举行,A5205为能动、电气和航空航天学院论坛,A5206为机械、材料和资安学院论坛。本次活动共吸引了185人参与。
/ 学术研讨
2021年11月7日,重庆大学2021年“博硕论坛”——社会科学学部专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重庆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重庆大学研究生院主办,由法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协办。为了帮助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生更好开阔学术视野,进一步增强学术创新意识,主办方特别邀请了四位嘉宾,他们是法学院谢卓君博士、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王烽权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雷洪鸣硕士和公共管理学院张梦雪硕士。来自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各学院共计280余人参与了此次论坛。
/ 学术研讨
2021年11月27日至28日,由重庆大学主办的第四届循环流化床锅炉国际会议(CFBB04)顺利召开。该系列国际会议由中国清华大学和韩国釜山国立大学发起、每年召开一次,目的是强化国内外学术界及工业界在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 学术研讨
2020年12月2日下午三点,天然产物全合成与创新药物研究重庆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药学院205会议室召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陈芬儿院士、秦勇教授、李卫东教授、周成合教授、于超教授、贺耘教授参会。出席会议的还有重庆大学校长助理、管委会主任夏之宁教授,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敏教授,重点实验室科研骨干李亦舟教授、冯旭利教授,重点实验室秘书秦文灵教师。会议由陈芬儿院士主持。
/ 学术研讨
2019年12月3日,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和重庆市声学学会和联合主办,中国声学学会环境声学分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噪声防治专业委员会、四川三元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城市噪声防治研讨会暨2019年重庆市声学学会年会”在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顺利召开。
/ 学术研讨
2月23日,重庆大学校长张宗益率队赴永川区考察交流并参加“重庆大学与永川区人民政府人才交流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永川区委书记张智奎,区委副书记、区长常晓勇,区政协主席文良印,区委副书记蔡焘,区政府常务副区长邓文以及学校副校长李剑、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李学静等出席签约仪式,会议由常晓勇主持。
/ 学术研讨
11月20日,“2020年全国环境声学学术会议”在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卒厅顺利召开。本次学术会议以“智慧城市,健康未来—环境声学的发展与机遇”为主题,由中国声学学会环境声学分会、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市声学学会联合主办,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物理分会、陕西省声学学会、上海市声学学会、中国声学学会建筑声学分会、中国科学院噪声与振动重点实验室、上海城市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环境学会环境声学专业委员会、安徽省建筑声环境重点实验室共同协办。来自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近90位专家及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就环境声学领域中目前面临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 学术研讨
2021年4月12日上午,蔡家组团R10-3等7宗商业项目概念设计专题汇报会在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系馆国际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此次汇报会邀请到重庆城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明,土地发展公司集团副总工程师、公司执行董事陈业,公司副总经理杨红军,土木学院党委书记华建民,建筑城规城规学院院长杜春兰、党委副书记葛毛毛、副院长卢峰、副院长褚冬竹、建筑系主任龙灏、副主任田琦,建筑系副系主任王琦出席本次汇报会。
/ 学术研讨
2021年5月9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首届师生教·学论坛(FOTAL2021)在建筑城规学院成功举行。来自重庆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贵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苏州科技大学、西南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的120余名教师和学生代表齐聚山城,交流教学。5名重庆大学本科生、5名重庆大学教师、2名同济大学教师轮流登台,紧密围绕设计课的教学、学习、评价,带来了11场精彩演讲和2场圆桌对谈。本次论坛还通过建筑城规学院团委“B站”同步直播,最高时段人气值达1500人次。
/ 学术研讨
2018年11月10日上午,生物工程学院在璧山天赐华汤酒店召开”生物医学生物流变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展及学科建设工作研讨会。会议邀请到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院长刘健康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新平教授、西南大学黄红辉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的饶贤才教授、重庆医科大学谢国民教授。生物工程学院老教授蔡绍晳教授和彭承琳教授,院长、生物流变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王贵学教授、生物流变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伯初教授、学院党委书记郭兴明教授、副院长侯文生教授以及其他重点实验室学术方向带头人、固定人员、青年研究人员等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由王贵学教授和王伯初教授共同主持。
/ 学术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