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丛中的先贤|| 民主湖畔的凝望——郑思群

  阅读数    1200
创作日期
2022-03-24
资源描述

每次路过思群广场

不知道小伙伴儿们是否想过

思群广场,何为思群?

沿着重庆大学的历史走过

一路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风流人物

有个人对于重庆大学来说

是难以忘怀的

他就是郑思群!

思群广场就是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

本期“草丛中的先贤”将讲述

郑思群与重庆大学的故事!

一起来看看吧!👇👇👇

郑思群生平简介

郑思群(1912-1966),广东海丰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鲁豫军区抗大分校及陆军中学政委,第二野战军第一纵队旅政治部主任、副政委,豫皖苏八分区副政委兼地委书记,第二野战军女子大学副校长兼副政委。

新中国成立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教育长,重庆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校长。

郑校长与重大的故事

郑思群是新中国成立后重庆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和党委书记,陪着重庆大学走过了十四年。在学校百废待兴之际,他深入调查后提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教学这个中心环节”。

在他任职期间,重庆大学日新月异,发展迅速,短短七八年间,便从5个系、8个专业、1000多名学生、200多位教师发展到6个系、15个专业、7000多名学生、900多位教师,成为当时国内除清华、北大之外又一所高质量大学。

 走进郑校长的另一面

在校园内理学院大楼一侧,有一处绿树掩映的长廊式院落,那就是学校党委办公厅所在地。当年郑思群白天在此办公,晚上在此住宿。

原重庆大学人事处档案室干部武坤说,“郑思群是罕见的工作狂,白天下基层了解情况,晚上就通宵达旦开会,对干部尤其是党员要求严厉,但对全校学生,他确实待之如子”。

滑动阅读“待学生如子”的郑校长

当时在重大,流传着许多关于老校长的佳话。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学生因饥饿出现水肿,郑思群为之心急如焚,他找市长任白戈反复游说,总算借回了一批黄豆,使学生的粮食问题暂时得以解决。

他曾经到宿舍楼里一间一间看望学生,嘘寒问暖;他对年轻学子从不摆架子,绝不骂人;上课时,同学们会看见他悄悄坐在后排听讲,有时还掏出手绢擦拭玻璃窗上的灰尘;他还在食堂里当着许多学生的面,把饭桶边上的饭捡起来吃;走在校园里的时候,他会主动跟每一个认识或不认识的师生员工打招呼。

虽然郑思群从不谈自己的成绩,他的口头禅是“我没什么贡献,我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在莘莘学子们眼里,不苟言笑、身材高瘦的老校长,满额皱纹记录的是令人羡慕不已的光荣历史。

 

真理永驻,浩气永存

1994年10月12日,郑思群骨灰被安葬于重庆大学民主湖畔。2009年10月10日,在重庆大学建校80周年之际,郑思群老校长雕像揭幕仪式在重大A区民主湖花园举行。黑色大理石碑上,“真理永驻,浩气长存”八个大字金光灿灿。

雕像上郑校长坚毅的目光注视着这一片他深爱的热土,仿佛对它充满着无限的希冀。

种树人长逝,桃李艳阳天

如今的思群广场焕然一新

而今的重庆大学也更上一层楼

肩负着时代责任的重庆大学

必将在历史的省悟与借鉴中

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资源详情

草丛中的先贤|| 民主湖畔的凝望——郑思群-1

草丛中的先贤|| 民主湖畔的凝望——郑思群-2

草丛中的先贤|| 民主湖畔的凝望——郑思群-3

草丛中的先贤|| 民主湖畔的凝望——郑思群-4

草丛中的先贤|| 民主湖畔的凝望——郑思群-5

  • 草丛中的先贤|| 民主湖畔的凝望——郑思群-1

  • 草丛中的先贤|| 民主湖畔的凝望——郑思群-2

  • 草丛中的先贤|| 民主湖畔的凝望——郑思群-3

  • 草丛中的先贤|| 民主湖畔的凝望——郑思群-4

  • 草丛中的先贤|| 民主湖畔的凝望——郑思群-5

zoom in zoom out

    授权申请

    申请用途

    申请用途 不能为空

    使用场景

    使用场景 不能为空

    使用时间

    使用时间 不能为空

    是否商用

    是否商用 不能为空

    1、获得授权可以下载无水印高清格式。
    2、申请“个人学习”和“教学科研”用途不可商用,申请“传媒印刷”用途需由管理员审批通过。
    举报理由

    弹层标题,可不要

    弹层内容随便写,如需换行用
    ,或者

    标签,随意随意~~~~
    可以放很多文字呀~~~~啦啦啦,还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