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重庆大学2012级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是2017年乐山市高层次引进人才,也是夹江县新场镇挂职党委委员、副镇长——她就是张晓萍。她扎根基层,主抓乡村振兴,用“空杯”心态学习、用“实干”精神做事,用“温情”走进百姓。
2021年1月26日上午,刚下村回到办公室的张晓萍,接到东山村群众电话反映,家中新修的污水管网建设有问题,污水快要漫出来了。她迅速组织相关人员到农户家中查看。通过实地查看,是由于农户对“厕污共治”原理不了解,有些过度担心,通过认真讲解,农户表示认可和满意,化解了焦虑情绪。及时有效地处理这类状况,也是张晓萍每天的日常。
其实,不仅农户不懂,刚开始接触“厕所革命”的时候,张晓萍也是“一头雾水”。初到村上向群众宣传“厕所革命”的时候,一群百姓堵住她问:“厕所怎么改、奖补资金怎么构成、砂石的价格是多少……”她懵了,她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学深一层,争当“厕所革命”行家里手。
她拿出立说立行的务实作风,回到办公室迅速找齐上至中央、下到新场镇党委关于“厕所革命”的有关资料开展自学,迅速吃透文件精神、开展落实工作。为解决改厕进度慢、目标任务重的双重矛盾,她通过走访施工队、进村入户收集群众诉求,找到问题症结,提出解决方案形成《关于新场镇“厕所革命”推进情况的报告》供镇党委决策参考,从而推动厕所革命取得新进展。
从“一个小白”到“从容宣讲”,这得益于张晓萍一贯的“空杯”心态。2020年9月,张晓萍作为乐山市年轻干部“双向互派”实践锻炼中的一员,她坦言内心是忐忑和紧张的。
“虽然我出生农村,当记者时期也经常深入基层,但是乡镇工作的运转模式和办事风格不是很清楚,怕自己乱表态出问题,有很大的思想包袱。”为此,她勉励自己用“空杯”心态先当好“学生”。
她下派到新场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遍13个村(社区),与村社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取长补短。同时,自学《农村土地改革政策》等涉农法律法规,丰富知识储备,克服本领恐慌,为推动工作打好基础。
功夫不负苦心人,她很快就适应了乡镇工作节奏。新场镇是“全国重点镇”“国家卫生乡镇”“省级特色小镇”,2020年积极争创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镇。在争创工作期间,张晓萍充分发挥自己新闻传播的专业优势,牵头打造红旗社区议事长廊、参与筹备、拍摄《茶乡人家 新场新颜》专题片、编制宣传画册、开展村级风貌整治,为新场镇成功创建为“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先进镇”贡献了自己的专业力量。同时,她积极总结创建经验,撰写的《新场变形记》等多篇外宣信息被新华网、人民网采用,进一步扩大了新场镇的知名度。
虽然扎根基层要面临多种具体的突发情况,但张晓萍十分珍惜这些经历,她深知自己离一名优秀的基层干部还有差距,总是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不断汲取能量充实自己,在艰苦环境中摔打历练,让思想得到洗礼,能力得到提升。因为青春奋斗正当时,实干担当最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