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百二十多年前,来渝考察商务的英国人立德乐在日记里记述下的场景。当时嘉陵江长江的水面上,密密麻麻全是往来两岸的“小黑点般的渡船”,多是数人乃至十数人挤一船,码头上聚满了焦急等待着前往南岸江北的居民。立德乐大概从此中看到这座城市潜藏的商业活力,立志为大英开辟中国西部市场的他几乎不无感慨地说道:“对于大汽艇来说,这里有多么好的机遇啊。”
966年,在一阵接一阵的欢呼声浪中,在手捧鲜花的群众充满期待的目光注视下,重庆市区第一座嘉陵江大桥正式宣告通车。大桥的建设因为自然灾害和经济困难二度暂停,最终在这个充斥着理想与亢奋的年代完工。兵工厂的工人和刚刚从朝天门码头被卸下的货物,第一次能够以如此便捷的方式横跨这汹涌的江流。上半城的市民纷纷赶来牛角沱见证,这些人多少听闻下游武汉“万里长江第一桥”的宏伟。有的年轻人甚至约上女工友走好几公里专程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