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志|一碟糍粑,盛满重庆人的温情

  阅读数    105
创作日期
2021-11-28
资源描述

菜式,通常是一方文化的诸多表现形式中最让人乐于接受的一种。提起筷子夹一口下去,食客便能大致知晓眼前盘中珍馐它来自怎样的气候地域,若再细品,或许还能咂摸出一丝性格隐含其中。

在雨雾深重的川渝地带,海椒、热油、麻椒,几种个性鲜明的食材总爱勾肩搭背地厮混在一起。江湖菜厨师每见他们,总会觉得格外顺眼——顺手起锅用高温逼出热油的香、麻椒的辣,呛出酥掉舌头的重庆麻辣味儿,这是重庆厨师面对这三个兄弟伙时,永远摆脱不掉的条件反射。

来凤鱼、辣子鸡、火锅、小面,清一色是鲜亮红辣的,明朗直率得像重庆人的性子,有点呛,又偏偏如此吸引人。

火爆热辣的气氛中,满桌的鲜红边,一盘红糖糍粑便显得格外老实。虽然看着不太像典型的重庆菜,但红糖糍粑的名气可一点儿都不亚于重庆火锅,还是火锅店菜单里的常驻嘉宾。

乍听是有点奇怪的,火锅配糍粑,又辣又甜,什么道理?但吃了就明白,糍粑的软糯香甜正好抚慰了火锅对味蕾的刺激,再恰当不过。

出重庆大学A区中门右拐,走上梯坎,再有不长的脚程就能到三峡广场,随便哪个火锅店或重庆家常菜,菜单上一定少不了红糖糍粑。

来自大江南北的学生凑齐一桌,北方的多爱加葱吃蒜,南方的喜好鲜香清淡,重庆的得加油加辣……一桌子人齐刷刷望着拿菜单的,这儿正说着,那又横插一句,常是半天都拿不定主意。

不管这么多,先在红糖糍粑前打个勾,总归不会出错!

这食物没什么攻击性,又软又甜,爱淡的干吃,嗜甜的滚圈红糖和豆粉,保管把每个人的口味安抚得熨帖,哪个不乐意?这或许是它与火锅的共同点,清汤还是辣锅,肥牛或者毛肚,劲道还是鲜嫩,万千种口味,都可以在热气腾腾的一锅里容下。

就像重庆这座城市一样,有着极强的包容性和调和性,让最年轻、最流行的文化圈子和最传统、最有烟火气的生活方式都在这座城市里和谐共存。

就像红糖糍粑能妥帖照顾好每个人的口味一样,让来到这座山城的每一个外乡人,都能在雾都渝州赤诚的热情中找到一处自己的栖息之所。

 

冬日吃红糖糍粑为最佳。挑个还算晴好的周末,沙磁地界的学生们会艰难地跋涉过重庆的冬天,在重大附近觅一张够大的桌子坐下。手没从冷风中回过温,菜尚未齐活,胃也空着,年轻人难免等得心焦,这时候一盘红糖糍粑先风风火火地上来,蒸腾着刚出炉的热气,总能引来一桌人的侧目。老板稳稳当当地放下盘子,眯着眼笑,重庆口音自带一份熟稔,仿佛眼前这些年轻人是多年未见的老友:“糍粑趁热吃哈。”

资源详情

风物志|一碟糍粑,盛满重庆人的温情-1

风物志|一碟糍粑,盛满重庆人的温情-2

风物志|一碟糍粑,盛满重庆人的温情-3

风物志|一碟糍粑,盛满重庆人的温情-4

  • 风物志|一碟糍粑,盛满重庆人的温情-1

  • 风物志|一碟糍粑,盛满重庆人的温情-2

  • 风物志|一碟糍粑,盛满重庆人的温情-3

  • 风物志|一碟糍粑,盛满重庆人的温情-4

zoom in zoom out

    授权申请

    申请用途

    申请用途 不能为空

    使用场景

    使用场景 不能为空

    使用时间

    使用时间 不能为空

    是否商用

    是否商用 不能为空

    1、获得授权可以下载无水印高清格式。
    2、申请“个人学习”和“教学科研”用途不可商用,申请“传媒印刷”用途需由管理员审批通过。
    举报理由

    弹层标题,可不要

    弹层内容随便写,如需换行用
    ,或者

    标签,随意随意~~~~
    可以放很多文字呀~~~~啦啦啦,还能多